[发明专利]消重轻快上下楼法及绳梯消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2107622.7 | 申请日: | 200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万明;冯天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万明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快 下楼 绳梯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消去重力轻快上下楼的方法及设备。
目前民居楼楼梯中,电梯为数很少,台阶式楼梯居多。许多人比如老年人把上下楼视为畏途,心想摆脱而难能。其实这小事对别的住楼人也未必能言轻松,楼层高时尤其是这样。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楼梯上搞创新,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能消去重力羁绊,又尽可能结构简单的上下楼法,使住楼登高如履平地,搬运重物上楼不再恐为其难。解决儿孙购楼老人愁的矛盾。还有这样的前景,就是促使楼房建得更高,提升地基的使用效益,使建筑商获利;也降低每平米售价,使购房者受益。
消重轻快上下楼法及绳梯消重系统,所用设备主要有滑轮、绳梯、鞍椅、消重物和安全平台,表现的特征是它利用了四点规律:(1)滑轮两边的绳子运动方向相反,两边所系的重物通过绳子互相提供抵消重力的拉力,一边重物上升增加势能,另一边重物必下降减少势能。(2)不管上楼下楼,人都希望的有一个重物帮助消减重力拖拽;利用滑轮绳子上下楼,重物又随人反向而动;人归家物必归位。这些清楚表明人和重物有一对一的依从关系,重物可循环复原利用,重物数不必多于人数。(3)人上楼必还下楼,不存在一人中间未有下楼就有连续两次上楼,从较长时间看下楼人数总等于上楼人数;对一个家庭来说,任何时刻在楼上的人数与在楼下的人数之和是个常数,就是家庭人数;任何时间连续上楼的人数不超过家庭人数。(4)人先有上楼再有下楼。第一点,提示利用骑绕于滑轮的绳子(绳梯)可实现无重力上下楼的梦想,只要先上楼(下楼)的人到楼上(楼下)为后上楼(下楼)的人把重物挂在绳子上,这人再攀绳而上(下)就成。根据第二点和第三点可知,准备的消重物的个数等于正常使用绳梯上下楼的人数,即一个家庭的人数或一层楼房的人数。由第四点知只把准备的消重物全放在楼上,且要将其中一个消重物先行挂于绳梯在楼上的一点就可,这个要求在楼房建筑时可做到。平常绳梯两头都有重物,不管上楼下楼绳梯都处于待发状态。届时人替换下头重物可轻快上楼;人替换上头重物可轻快下楼。人要离开绳梯,先将重物挂于绳梯再离开,使绳梯两头永无空载。前人为后人服务,但前人也会变为后人的后人。上下楼又无遗漏地互相为用调遗消重物上下循环复原。所以消重上下楼系统在建筑工人将消重物放于楼上后,时时都在候人用它上楼下楼,帮人消除疲劳永不怠慢,永无断日使烦愁,真可称是一劳永逸。方法可行有保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上下楼消重系统可设计成一家一套式或一层一套式。
哪种方式都要用两个(或两对)滑轮,一挂绳梯,两个鞍椅及与人数相等个消重物,哪种方式都不应缺从门口到绳梯的安全平台。一家一套式的滑轮一个装于门前或门侧上方的天花板上,一个装于下方楼底的地板上。绳梯骑绕于上下两滑轮可回转。如果滑轮直径小,可共平面相挨安装两个当一个用,以增大自滑轮垂下的两段绳梯的间距,使人坐在一边绳梯的鞍椅上舒展自如,有宽绰感;同时手脚攀登对面绳梯也不致嫌远伸够不及。
绳梯是用有间隔而并列的两根钢丝缆做成。梯桄是铁管段被束装于钢丝缆而得。两段等长的绳梯用两个鞍椅做环节首尾相连骑绕于楼上楼下两滑轮。
鞍椅主要部分由一根钢筋(或钢管)做成。做法是钢筋先从中点弯成V形,V字宽窄两头又相向而弯,其宽头弯曲90度在伸出的钢筋两头上各焊一环,以容梯段下头梯桄穿套于内;窄头弯曲两个90度形成可容纳椅座的空间,其余部分做椅背用,也适当弯曲,以使人坐在鞍椅上有舒适感。椅背顶上装置一个可盛放坐客携带物的容器。椅座像自行车座,略成等腰三角形型,顶角与弯曲上伸的V字窄头相固定,底边与椅背固定。为安全计,上伸V字窄头宜高出椅座面为好。椅座面下,钢筋上焊接铁环容梯段上头梯桄穿套于内,焊接位置以舒适乘坐时人的重心要在直线垂下的绳梯面内为宜。椅背上装备保安带,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保安带可变型成车门式半封闭型安全栏。
消重物是个两头尖的长圆柱体或长扁柱体以便于移动,重50千克,可以是高密度实体或空壳装水,装其它填料如沙土也可。装水将有附加的消防意义。消重物略小于一半长处有顺直径横穿通孔或环槽,这略小段两侧还各有一槽相平行,孔内或环内系有两根长各半米的绳叫挂绳,挂绳自由端共同系于一横棍或横管但各系一端。握横棍提拉挂绳,消重物呈悬挂状时,消重物自然竖立两挂绳分别藏于圆柱侧槽中。每户所需的消重物数等于人数。建筑工人应将各家所需消重物于建筑完成时预放于楼上各家绳梯近侧。安装调试完成的绳梯,一个鞍椅在楼上,一个鞍椅在楼下。楼上的鞍椅由一个消重物占据,其实是建筑工人将这家的一个消重物挂在了这个鞍椅上,或位置相当的一梯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万明,未经冯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