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压半导体器件无效
申请号: | 02107779.7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7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半导体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压半导体器件。
技术背景
已往的高耐压半导体器件,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0-12854号公报中记载着。该公报中所记载的高耐压半导体器件是绝缘栅型晶体管。以下,参照图12对已往的绝缘栅型晶体管进行说明。图12示意地显示了已往的绝缘栅型晶体管的剖面结构。
图12所示的绝缘栅型晶体管包括:P型半导体衬底1,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内的包括低浓度N型杂质的漏极偏置(off set)扩散区2,埋入在漏极偏置扩散区2内的包括P型杂质的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位于漏极偏置扩散区2内的包括高浓度N型杂质的漏极扩散区4,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内的包括高浓度N型杂质的源极扩散区5,以及包括高浓度P型杂质的接触用扩散区19。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具有给漏极印加高电压时促进漏极偏置扩散区2的耗尽化的功能。补充一下,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的一部分与半导体衬底1连接着,未示。在半导体衬底1内,形成有包括P型杂质的穿通防止用扩散区20,以使它包围源极扩散区5和接触用扩散区19。穿通防止用扩散区20,提高作为MOS晶体管的活性区域的漏极偏置扩散区2和源极扩散区5之间的P型杂质浓度,以便防止发生在那个地方的穿通现象。
在半导体衬底1上,形成有膜厚度很薄的栅极氧化膜6,和膜厚度很厚的氧化膜(场氧化膜)7,氧化膜6、7中的位于漏极偏置扩散区2和源极扩散区5之间的上面的那一部分上,设置有由多晶硅形成的栅极11。补充一下,氧化膜6、7中的位于漏极偏置扩散区2和漏极扩散区4之间的上面的那一部分上,形成有漏极多晶硅电极18。形成有层间绝缘膜8,以使它包围氧化膜6、7,栅极11以及漏极多晶硅电极18。
在接触用扩散区19、源极扩散区5以及漏极扩散区4上,分别依次连接有金属电极12、13以及14。金属电极12是用来连接作为主体的P型半导体衬底1的主体用金属电极,金属电极13是用来接触源极扩散区5的源极用金属电极,金属电极14是用来接触漏极扩散区4的漏极用金属电极。在金属电极12、13、14以及层间绝缘膜8上形成有表面保护膜9,在其上面又形成有密封用树脂10。
在图12所示的绝缘栅型晶体管中,源极用金属电极13、主体用金属电极12以及低浓度P型埋入扩散区3均被给予GND电位,并且漏极用金属电极14被给予正的高电位,在栅极11上被施加控制电压。一给予栅极11阈值以上的正电位(控制电压),栅极11正下方的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附近就从P型反转到N型,由此产生所谓的沟道区,绝缘栅型晶体管就导通了。此时导通电流从漏极扩散区4经由漏极偏置扩散区2、和半导体衬底1表面的沟道区流到源极扩散区5。反之,如给予栅极11小于阈值的电压,则沟道区变小,绝缘栅型晶体管变为非导通。
补充一下,在本说明书中,将晶体管保持非导通状态定义为耐压,将在高偏压(例如100V以上)下保持非导通状态定义为高耐压。另外,晶体管在导通状态下的源极·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定义为导通电阻。
下面,参照一下图13。图13显示在常温时给图12所示的高耐压半导体器件(绝缘栅型晶体管)施加高电压(600V)时的电位分布情况,用虚线表示每个电位的等电位线。补充一下,按照本案发明人所进行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该电位分布(等电位线)。
图13所示的电位分布情况是:给P型半导体衬底1、P型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以及N型源极扩散区5施加0(V),给栅极11施加0(V),给N型漏极扩散区4施加600(V)的情况,以虚线显示此时的等电位线。
在附图所示的高耐压半导体器件,有效利用了使漏极偏置扩散区2内完全耗尽化来确保初始耐压的所谓再冲浪(resurf)技术。下面说明其原理。
在该高耐压半导体器件工作时,一般将半导体衬底1及源极扩散层5为0(V),给金属电极14工作所必要的漏极电压。如将其漏极电压从0(V)逐渐提高,在漏极电压较低时,由P型半导体衬底1和N型漏极偏置扩散区2的PN结所发生的耗尽层延展到半导体衬底1内和漏极偏置扩散区2内,同时由P型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和漏极偏置扩散区2的PN结所发生的耗尽层,也延展到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内和漏极偏置扩散区2内。在图13中,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往高度方向的浓度分布为:中心部浓度高,随着从中心部向上下方向浓度变低。因此,低浓度埋入扩散区3内的往高度方向的电位,其中心部较低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终端装置
- 下一篇:机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支承构造和挡风构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