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式多排活动秧爪手插秧机运动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8844.6 | 申请日: | 200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洪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全明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式多排 活动 秧爪手 插秧机 运动 设计 方法 | ||
一、本发明为回转式多排活动秧爪手插秧机运动设计方法,专用于水稻移植中实用新型插秧机的设计及已有插秧机的改造。二、有关的已有技术
1、传统的人工插秧技术
该技术是人直接进行插秧作业。其优点是对田块、秧苗、地形的适应性好,整田的要求低,对农艺要求低,对农艺的适应性强,分取、插、放秧可靠,不伤秧;但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成本高、插秧的均匀性差,产量相对机械插秧低,综合效益不高。
2、已有的插秧机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各种插秧机,其工作原理中均存在秧爪手不能模拟人手插秧时的动作,即实现有规律的张开、闭合的间歇运动——即采用固式秧爪手,且秧爪排数最多为两排。因此实际应用中和人工插秧相比产生了下列效果:优点是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和插秧的均匀性、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也产生了下列问题而制约了其应用。一是为获得特殊的秧爪手运行轨迹,结构比较复杂,运动部件的动平衡性能较差;二是因秧爪手为固式结构、秧爪排数少,所以使插秧机及动力机组在水田进行插秧作业时移动速度较低、秧爪手分取、插、放秧的可靠性差,动力装置功率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不能发挥的难题;三是对整田的要求较高,增加了整田的工作量和难度;四是对秧苗的适应性较差,少数品种水稻的农艺要求不能满足(如杂交水稻的穴数);五是对大苗在插秧前整理秧的工作量较大——拔后的秧需人工将其秧根相互分开,秧根过长(>8cm)时需剪秧根产生伤秧,延长返青期,主要原因是固式秧爪手分取秧性能比人手差、产生的夹持力很小;六是插秧时有勾秧、大棵、伤秧率高、漏插、漂秧等缺陷;七是插秧深度不可自动随机调节,需增加工作人员辅助。
3、抛秧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在育秧阶段运用育秧盘、生长控制剂等人为控制秧苗、秧根生长,使秧根相互分开,然后适时进行抛秧移植。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减轻了插秧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适当降低了成本,具有增产效果;但其主要缺点是:一适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早稻;二是其作业时对水田的存水量有较大的限制,不利于有机肥等基肥的运用;三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需无大中雨、大风的气象条件;四是加大了育秧阶段的一次性投资和管理的工作量;五是插秧均匀性差。总之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秧苗移植技术。四、本设计的目的
为了克服和改善上述技术及原有的插秧机的缺点,完善插秧机的功能,提高秧爪手分取、插、放秧的可靠性及秧爪手、插秧机、动力装置的工作速度,发挥机械优势;实现插秧深度的均匀一致性较好;适当降低整田的工作量和要求;提高插秧机对秧苗的适应性,满足多品种水稻移植时的农艺要求;完善插秧机的设计方法,改善插秧机的工作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加速实现我国插秧机械化和普及化的水平;为粮食生产的增长多创造技术条件,同时为插秧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完善的技术,以便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地发展,故特进行本次设计。五、本发明的特征
1、活动秧爪手结构上采用双层三铰四杆的变型结构(说明书图1),且具有有规律的往复间歇、回转、伸缩、高度自动随机调节共四个运动。
2、回转驱动器采用圆盘式结构;伸缩器结构上采用变型的平面九杆(说明书图2),同时其铰轴线在空间上与回转驱动器的中心线垂直布置(说明书图2)。
3、左、右轨道盘采用固定凸轮盘的结构型式,且将盘槽深度设置了三段和其变化过渡段的变化(说明书图3);并在其上设置了回转主轴的轴承座孔,秧篮架、曲柄铰孔和高度自动随机调节机构安装的螺纹孔、凸台和凸耳(说明书图3)。
4、结构上采用以两侧左、右轨道盘以及回转主轴和其支承件
等为主体,同时将秧篮架(包括秧篮)、活动秧爪手高度自动随机调节机构与左、右轨道盘联成一个整体,并将活动秧爪手看作固定轨道盘中的滚子,并通过伸缩器、回转驱动器相对固定在回转主轴上,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把这个有机整体看作等曲柄四杆机构中的连杆(说明书图4、5、6、7)。
5、有机整体中有关件——即高度自动随机调节和整地运动的整地滚子与水田地面接触,并通过有机整体的自重及其分布和土壤给整地滚子的支承反力、水的浮力构成力矩系统(说明书图5)。
6、秧苗可达水平叠加平放的状态。六、回转式多排活动秧爪手插秧机运动设计方法(一)、活动秧爪手的构思和结构
1、其构思的目的
一是为设计新型插秧机创造技术条件;二是为改造老式插秧机固式秧爪手提供技术条件。
2、活动秧爪手的构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全明,未经洪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8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