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及接头无效
申请号: | 02110049.7 | 申请日: | 200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6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捷;王瑞星;杨学先;徐圣洁;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C08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连续 玻璃钢 抽油带 接头 | ||
1、一种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其形状为长扁带型。其特征是:
A、该抽油带的增强材料用玻璃纤维,基体材料用环氧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
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时,其原料比(体积%)为:
玻璃纤维 60~65%
环氧树脂胶 35~40%
环氧树脂胶中含有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2,4,5-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硅脂。
其中各组分配比(重量比)为:
环氧树脂 100份
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 75~85份
2,4,5-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 3~5份
硅脂 3~5份
用乙烯基酯树脂作为基体材料时,其原料比(体积%)为:
玻璃纤维 60~65%
乙烯基酯树脂胶 35~40%
乙烯基酯树脂胶有两种引发体系:
其一为过氧化甲乙酮/环烷酸钴体系,其中各组份配比(重量比)为:
乙烯基酯树脂 100份
过氧化甲乙酮 1.0~1.5份
环烷酸钴 0.1~0.12份
其二为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其中各组分配比(重量比)为:
乙烯基酯树脂 100份
过氧化苯甲酰 0.5~1.0份
N,N-二甲基苯胺 0.06~0.3份
B、该抽油带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宽度为30~40mm,厚度为3.5~5.0mm,连续长度几百米至几千米不等,由井下泵深度决定。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的专用接头,其特征是由套筒(5)、连接头(4)、顶卡块(6)、对夹块(7)和定位销(8)组成,套筒(5)内腔的上端部装入连接头(4),下半部装入两块对夹块(7),连接头(4)与对夹块(7)之间装入顶卡块(6),定位销(8)装在两块对夹块(7)里端的横向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的专用接头,其特征是套筒(5)内腔的上部有与连接头(4)相配的内螺纹,内腔下部是与锥形对卡块相配的内圆锥腔,内腔中部是圆柱形空腔,套筒(5)中部外表面有扳手6方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的专用接头,其特征是连接头(4)的下端面有个球面凸头,连接头(4)下半部直径大于上半部直径,中部有个扳手4方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的专用接头,其特征是顶卡块(6)的上端面有个与连接头(4)的球面凸头相配的球面凹坑,下端部有与对夹块(7)上端部圆锥头相配的内圆锥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用连续式玻璃钢抽油带的专用接头,其特征是对卡块(7)有两块,组装成一体后其上端部为圆锥形,其下部为圆锥形,其余为圆柱形,其夹持抽油带的平面上滚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00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绳灯灯串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纳米强阳保肾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