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2111449.8 | 申请日: | 200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坡;邓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9/34 | 分类号: | C07D20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甲酰基 甲基 吲哚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5-(4-或7-)苯甲酰基-2-吲哚酮具有抗炎活性(Austrain A1 339294),同时它还是制备具有抗炎,降低胆固醇水平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的药物活性的2-氨基-3-(5-或6-)苯甲酰基苯乙酸、酯和盐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J.Med.Chem.25,(4):446-451,1982;US 4,126,635等)。
尤其是5-苯甲酰基-2-吲哚酮还是制备芳基丙酸类药物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的重要中间体。酮基布洛芬具有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布洛芬且副作用较小,因而得到广泛应用(Chem.Pharm.Bull.34(6):2618-2623,1986.)。在合成它的路线中,通过5-苯甲酰基-2-吲哚酮来制备酮基布洛芬的方法最具有工业价值。然而由于存在着合成5-苯甲酰基-2-吲哚酮的问题,致使酮基布洛芬的工业生产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EP834732)。因而,找到一个制备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合适方法对于生产酮基布洛芬显然有重要意义。
人们对4-和7-苯甲酰基-2-吲哚酮的合成多有报道(BE 837154;J.Med.Chem.27(11):1379-1388,1984;J.Heterocycle.Chem.17:1663-1664,1980.等)是因为它不经过2-吲哚酮这一中间体(US 3,975,531)。可是5-苯甲酰基-2-吲哚酮的制备不得不经过3-甲基-2-吲哚酮这一步骤。而3-甲基-2-吲哚酮的原有的制备路线面临着原料不易得到、成本较高、分离纯化较复杂、产率较低等缺点(J.Chem.Perkin.Trans.12:2305-2308,1986;TL.30:715-718,1989;Synthesis.10:871-878,1991等。),因而很少有合成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报道,关于它的物性数据更是缺乏。Citterio等人从易得的原料2-氯丙酰氯出发来合成,经过烦琐的后处理,最后真空蒸馏得到收率为62%的3-甲基-2-吲哚酮(US4,845,281)。陈芬儿等对此条件进行过重复,未能得到环化的产物(华西药学杂志,10(4):212-214,1995)。Kondo Hisao等以2-氯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过合成3-甲基-2-吲哚酮再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JP97-111236),但这一制备过程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反应物易结焦、产率不高、操作困难等缺点,因而实用价值不高。显然这样的反应条件缺乏工业价值。
因此,找到一个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产率良好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方法是制备上述有用化合物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制备工艺。
化合物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的合成包括两个过程:(一).2-氯丙酰基苯胺(2)的合成。(二).由2-氯丙酰基苯胺(2)制备3-甲基-2-吲哚酮,然后不经分离合成化合物5-苯甲酰基-3-甲基-2-吲哚酮(1)。
在过程(一)中,所需的反应原料为苯胺和2-氯丙酰氯,加入的苯胺是过量的,这样就不必加入另外的缚酸剂,过量的苯胺可以方便的回收。通常2-氯丙酰氯和苯胺的摩尔比是1∶1.1-3,反应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为避免反应过热,在加入2-氯丙酰氯时用冰水冷却。反应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等,反应结束蒸除溶剂,2-氯丙酰基苯胺可很快地结晶析出,产率为80-90%。产物不需要进一步的重结晶,即可用于下步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1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