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存储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18804.1 申请日: 2002-04-28
公开(公告)号: CN1388587A 公开(公告)日: 2003-01-01
发明(设计)人: 新居浩二;奥田省二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27/11 分类号: H01L27/11;G11C11/3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宗杰,梁永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 存储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型存储器单元的半导体存储装置,特别涉及提高了软件容错能力的半导体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在电子机器超薄超小型化的同时,对快速实现机器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在这样的电子机器中搭载微机已是不可缺少的事情,在该微机的构成中,必需安装大容量的高速存储器。此外,在个人计算机快速普及和高性能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高速处理,要求大容量的高速缓冲(cache)存储器。

作为RAM,一般使用DRAM(动态RAM)和SRAM,但对于象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那样需要高速处理的部分,通常使用SRAM。SRAM作为其存储器单元的结构,已知的有由4个晶体管和2个高阻抗元件构成的高阻抗负载型和由6个晶体管构成的CMOS型。特别是CMOS型的SRAM,因其数据保持时的漏电流非常小,可靠性高,所以变成现在的主流RAM。

图10是先有的CMOS型SRAM存储器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在图10中,PMOS晶体管P1和NMOS晶体管N1构成第1CMOS反相器,此外,PMOS晶体管P2和NMOS晶体管N2构成第2CMOS反相器,在第1和第2CMOS反相器之间,输入输出端子以互补的形式连接。

即,由这些MOS晶体管P1、P2和N1、N2构成触发器电路,在图10中,对于既是上述第1CMOS反相器的输出又是第2CMOS反相器的输入的存储节点NA和既是上述第2CMOS反相器的输出又是第1CMOS反相器的输入的存储节点NB,可以进行逻辑状态的写入和读出。

此外,NMOS晶体管N3和N4分别起存取门的作用,NMOS晶体管N3的栅极与字线WL连接,源极与上述存储节点NA连接,同时,漏极与与正相位线BL1连接。此外,NMOS晶体管N4的栅极与上述字线WL连接,源极与上述存储节点NB连接,同时,漏极与与反相位线BL1连接。

即,根据字线WL、正相位线BL和反相位线BLB的选择,可以读出存储节点NA或NB保持的存储值。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先有的SRAM存储器单元的设计构成例的图。如图11所示,1个SRAM存储器单元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N型阱区NW和P型阱区PW上形成。而且,等效电路所示的PMOS晶体管P1和P2在同一N阱区NW内形成,NMOS晶体管N1~N4在同一P阱区PW内形成。

在图11中,PMOS晶体管P1将利用注入P型杂质形成的P+扩散区FL100和FL11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P+扩散区FL100、FL110和多晶硅布线层PL11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同样,PMOS晶体管P2将利用注入P型杂质形成的P+扩散区FL100和FL12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P+扩散区FL100、FL120和多晶硅布线层PL12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即,PMOS晶体管P1和P2共有作为源极区的P+扩散区FL100。

此外,在图11中,NMOS晶体管N1将利用注入N型杂质形成的N+扩散区FL200和FL21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00、FL210和多晶硅布线层PL21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同样,NMOS晶体管N2将利用注入N型杂质形成的N+扩散区FL200和FL22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00、FL220和多晶硅布线层PL12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即,PMOS晶体管N1和N2共有作为源极区的N+扩散区FL200。

此外,NMOS晶体管N3将利用注入N型杂质形成的N+扩散区FL230和FL21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30、FL210和多晶硅布线层PL14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即,NMOS晶体管N1和N3共有作为漏极区的2+扩散区FL210。

此外,NMOS晶体管N4将利用注入N型杂质形成的N+扩散区FL240和FL220分别作为源极区和漏极区,将上述N+扩散区FL240、FL220和多晶硅布线层PL130之间的区域作为栅极区。即,NMOS晶体管N2和N4共有作为漏极区的N+扩散区FL220。

进而,在上述构成中,多晶硅布线层PL110起连接PMOS晶体管P1和NMOS晶体管N1的栅极的连接线的作用,多晶硅布线层PL120也一样,起连接PMOS晶体管P2和NMOS晶体管N2的栅极的连接线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8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