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26971.8 | 申请日: | 200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9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则明;小林义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散热性好的光照射装置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在需要大量地照射光的情况下,通常使用电灯等。但是,如图10所示,为了追求轻薄短小及节省电力,有时是在印刷电路板1上安装发光元件2。
该发光元件以半导体形成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为主,另外也考虑半导体激光器等。
该发光元件2准备了两根引线3、4,在一根引线3上用焊料等固定安装发光二极管5的背面(阳极或阴极),另一引线4通过金属细线6与所述发光二极管5的表面电极(阴极或阳极)电连接。封装所述引线3、4、发光二极管5及金属细线6的透明的树脂封装体7兼作透镜形成。
另外,在印刷电路板1上为了向所述发光元件2供给电源设有电极8、9,所述引线3、4插入此处设置的通孔,通过焊料等固定安装所述发光元件2。
例如,特开平9-252651号公报公开了使用该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装置。
但是,所述发光元件2由于是由组装了树脂封装体7、引线3、4等的组件构成,故存在其安装的基板1的尺寸变大的缺点。
为此,各公司竞相开发各种结构,以图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最近,开发出了被称作CSP(芯片尺寸组件)的与芯片尺寸相等的晶片尺度CSP或稍大于芯片尺寸的尺寸的CSP。
图11是采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作为支承基板的稍大于芯片尺寸的CSP12。这里,就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上安装了发光二极管13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小片接点)14及第二电极15,背面形成有第一背面电极16及第二背面电极17。通过通孔TH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4及第一背面电极16,同样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5及第二背面电极17。
小片接点14的上面固定安装所述裸的发光二极管13,该发光二极管13的表面电极和第一电极14通过金属细线18连接。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上设置树脂层19,覆盖包括所述发光二极管13的整个面。
所述CSP12采用了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但与晶片尺度CSP不同,自所述发光二极管13至外部连接用背面电极16的延伸结构简单,具有可廉价制造的优点。
下面说明所述CSP12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11(A)所示,作为基件(支承基板)准备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在其两面上通过绝缘性粘接剂压装铜箔(以下称Cu箔)20、21。
然后,如图11(B)所示,在形成第一电极(小片接点)14、第二电极15、第一背面电极16和第二背面电极17的区域上的Cu箔20、21上形成耐蚀刻性的抗蚀剂膜22,使用该抗蚀剂膜22对Cu箔20、21制作布线图案。另外,本制作布线图案工序也可以表里分别进行。
接着,如图11(C)所示,利用钻头或激光器在所述玻璃环氧树脂基板上形成用作通孔TH的孔,对该孔实施镀敷,形成通孔TH。利用该通孔TH将小片接点14和第一背面电极16及第二电极15和第二背面电极17电连接。
另外,如图11(D)所示,在形成接合端子的小片接点14上实施镀镍、镀Au后,在发光二极管13的背面(阳极或阴极)进行装片。
最后,用金属细线18将发光二极管13表面的电极(阳极或阴极)和第二电极15电连接,用树脂层19进行覆盖。
然后,根据需要通过切片分离为一个个电回路元件。虽然在图11中,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上只设有一个发光二极管13,但实际上发光二极管13呈矩阵状设有多个。因此,最后利用切片装置一个个分离。
利用以上的制造方法完成采用了支承基板(玻璃环氧树脂)11的CSP型电回路元件。另外,该制造方法采用挠性板作为支承基板也同样。
发明内容
这里,在图11中,发光二极管13、第一电极14、第二电极15、第一背面电极16、第二背面电极17及金属细线18为了与外部的电连接及芯片的保护是必要的构成元件,但是,这样多的构成元件是难于提供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的电回路元件的。
构成支承基板的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本来是不需要的,但是,在制造方法上,为了粘合电极要作为支承基板使用,故不能没有该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
因此,由于采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使成本上升,并且,由于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较厚,故电路元件变厚,限制了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
另外,玻璃环氧树脂基板11或陶瓷基板等连接两面的电极的通孔的形成工序是必不可缺的,故存在制造工序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6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匀大面积消融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工件的超临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