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02215376.4 | 申请日: | 200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樑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六合路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灯光 系统故障 报警器 | ||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灯光故障报警器,更具体地说,系有关可显示任一汽车灯光故障的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
技术背景
在本申请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01255056,6的“汽车灯光故障报警器”中已揭示了一种采用传感器和显示电路对车灯因烧毁、线路断接和接触不良而开路或故障进行感测和显示。这种汽车灯光故障报警器所用的传感器由一铁芯线圈组件和一霍尔元件成对地组成,其中,铁芯线圈组件的铁芯线圈的一端与一车灯电源开关连接,另一端串联连接到车灯,霍尔传感器与一铁芯线圈组件相对间隙布置并位于铁芯线圈的下方,其引脚a与车灯电源开关电连接,同时,引脚a和b各自通过电阻连接到显示电路的输入端。但是,上述的汽车灯光故障报警器的结构只能感测和显示一个车灯的灯泡的毁坏。在另一方面,作为以上汽车灯光故障报警器的扩大,在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还公开了在传感器和显示电路中接入控制电路,并使显示电路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电路、若干门元件和一报警或指示电路组成以通过输入电路和若干门元件提供多个车灯的损坏的报警,可是这样的故障报警器在使用上遇到麻烦,它仅适用于安装在每车灯电源开关的后端,不然,在平时正常状态下也还出现误报警。
发明的概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该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都可应用具有多路感测的显示电路对车灯的开路等进行显示或报警,并且可方便地安装在车灯电源开关的前或后。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包括车灯LP、车灯电源开关K、多个由一铁芯线圈组件O和一霍尔传感器HS成对地组成的传感器以及显示电路,传感器的每一铁芯线圈组件O的铁芯线圈的一端与一车灯电源开关K连接,另一端串联连接到车灯LP,每个霍尔传感器HS的引脚a与车灯电源开关K电连接,同时,HS的引脚a和b各自通过电阻连接,引脚b通过电阻R2n连接到显示电路的输入端,其中,所述显示电路包括多个电阻、若干或门元件IC和一报警或指示电路,每一电阻R2n+1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或门元件IC的连接线上,另一端则接地,此外,或门元件IC的输出端连接到报警或指示电路的输入端。
如以上所述的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其中,还包括若干接入在传感器和显示电路之间的控制电路,每一控制电路包含一电压放大器和一电压比较器,电压放大器由放大器ICx、电阻R6和可变电阻W1组成,电压比较器由比较器ICy和可变电阻W2组成,所述传感器还含有一集成电路器件7809,所述霍尔传感器引脚a通过串联器件7809与车灯电源开关电连接,同时引脚a还连接到电压放大器的可变电阻W1和W2的一端,引脚b通过串联电阻R5连接到放大器ICx的2端,可变电阻W1的一端的滑动端与放大器ICx的3端连接,放大器ICx的1端连接到比较器IC2的3端,电阻R6的两端各自连接于放大器ICx的1和2端,可变电阻W2的一端的滑动端与比较器ICy的2端连接,比较器Icy的7端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连接到显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显示电路包括多个电阻、若干或门元件IC和一报警或指示电路,每一电阻Rn(R1~Rn)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11和或门元件IC的连接线上,另一端则接地,此外,或门元件IC的输出端连接到报警或指示电路的输入端。
如以上所述的汽车灯光系统故障报警器,其中,所述或门元件IC包括具数个分或门元件和一个总或门元件,它们都具有多个输入端,所述分或门元件的输出端和总或门元件的输入端的连接线上设置一接地电阻,而总或门元件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报警或指示电路的输入端。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除了在安装时无需进行敷线,不破坏原结构,若直接应用于汽车生产厂则至少可节约工时10%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特别是其显示电路均可一直通电,可完全排除误报警。
附图简要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更深入的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
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樑,未经赵国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5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