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1-(2′,4′,6′-三氯苯基)-3-(2′-氯-5′-硝基)-苯胺基吡唑酮-5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500000033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11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珏;郭阳翠;林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苯 硝基 苯胺 吡唑 制备 方法 | ||
1-(2′、4′、6′-三氯苯基)-3-(2′-氯-5′-硝基)苯胺基吡唑酮-5的制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系采用2-氯-5-硝基苯胺和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为原料,以甲醇或无水乙醇为介质进行缩合,反应完毕减压下蒸除溶剂,然后加入冰醋酸、无水醋酸钠以及2、4、6-三氯苯肼盐酸盐再进行缩合闭环制得。1-(2′、4′、6′-三氯苯基)-3-(2′-氯-5′-硝基)苯胺基吡唑酮-5系有机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彩色照相材料用品红成色剂。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2′、4′、6′-三氯苯基)-3-(2′-氯-5′-硝基)苯胺基吡唑酮-5的合成可采用①1-(2′、4′、6′-三氯苯基)-吡唑烷-3.5-二酮与2-氯-5-硝基苯胺缩合(J、K,74-92066);②β-(2′-氯-5′-硝基苯胺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与2、4、6-三氯苯肼缩合,闭环(G·r·offon·,2300221);③3-乙氧基-1-(2′、4′、6′-三氯苯基)吡唑酮-5与2-氯-5-硝基苯胺缩合(B·P·,1293640;B·P·,1438459;J·K·,76-126831);④β、β-二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与2-氯-5硝基苯胺缩合,再与2、4、6-三氯苯肼缩合闭环(B·P·,1438459);或者由⑤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与2-氯-5-硝基苯胺在甲醇、甲苯(体积比5∶1)混合溶剂中反应16小时,蒸去甲醇,110℃下反应0.5小时,滤去氯化铵,添加甲醇,再与2、4、6-三氯苯肼在甲醇-甲苯溶液中,回流反应16小时。加入25%的甲醇钠,回流1小时,用冰醋酸酸化,冷却,过滤,并用甲醇精制制得产品(特开昭52-23029)。
在上述诸条合成路线中,前四条因所用中间体1-(2、4、6-三氯苯基)-吡唑烷-3、5-二酮,β-(2′-氯-5′-硝基苯胺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3-乙氧基-1-(2′、4′、6′-三氯苯基)吡唑酮-5,β、β-二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工艺比较复杂,而且这些中间体都需要先分别制取、提纯后供使用。第五条路线中,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与2-氯-5-硝基苯胺的反应产物不用分离,可直接与2、4、6-三氯苯肼缩合,闭环。但该法采用甲醇甲苯混合溶液,反应时间共长达33.5小时,并需用2、4、6-三氯苯肼为原料,从2、4、6-三氯苯肼盐酸盐制取2、4、6-三氯苯肼,收率为85%,且每制取一公斤2、4、6-三氯苯肼约产生45公斤含肼废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减压蒸出溶剂的办法加快2-氯-5-硝基苯胺和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的缩合。用加入无水醋酸钠进行中和,以能用2、4、6-三氯苯肼盐酸盐直接投料。
本发明通过选用甲醇或无水乙醇为介质,用2-氯-5-硝基苯胺和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进行缩合,在减压蒸出溶剂以后,缩合产物不用分离,直接加入2、4、6-三氯苯肼盐酸盐,在无水醋酸钠存在下,以冰醋酸为介质进行闭环,反应结束后,降温、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根据本发明,缩合,闭环的反应时间、温度,2-氯-5-硝基苯胺、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2、4、6-三氯苯肼盐酸盐三者之间的分子比以及无水醋酸钠的用量将直接影响反应收率和质量。
通常缩合反应时间为0.5~8小时,最好为1~4小时。反应时保持回流状态。缩合闭环反应时间为0.5~8小时,最好为1~4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65~114℃,最好为85~110℃。2-氯-5-硝基苯胺、β-乙氧基-β-亚胺基丙酸乙酯盐酸盐与2、4、6-三氯苯肼盐酸盐三者之间的克分子比可为1~6∶1~6∶1,最好为1.2~3.5∶1.2~3.5∶1。无水醋酸钠的用量为82克~164克/克分子三氯肼盐,最好为90克~130克/克分子三氯肼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收率稳定等特点,缩合闭环一步使用单一溶剂,利用2、4、6-三氯苯肼盐酸盐直接投料,不仅提高了肼盐的利用率,而且不产生含肼废水。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未经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新型的铅铁双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当量黄成色剂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