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珠回向反射可剥性涂膜层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1898 | 申请日: | 198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189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九如;胡友惠;卢凤纪;谭玉山;王喜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人和;于乃旬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珠回 反射 可剥性涂膜层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回向反射和可剥性涂膜层,它由树脂,增塑剂,玻璃微珠等原料配制的,其特征为所述涂膜层是由组份A和组份B涂料按特定配方配制成后,依次按特定的工艺要求涂敷在物体表面上,组份A涂料的成份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性树脂,多羟基化合物,亚硝酸钠,铝粉和乙醇;组份B涂料的成份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性树脂,多羟基化合物,玻璃微珠和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涂料的配方是:
序号 原料名称 用量
1 聚丙烯酰胺 90~92克
2 甘油 1.5~2克
3 亚硝酸钠 1.5~2克
4 铝粉 6~8克
5 乙醇 20毫升
组份B涂料的配方是:
序号 原料名称 用量(克)
1 聚丙烯酰胺 90克
2 甘油 4
3 玻璃微珠 96
4 水 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和B涂料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搅匀,先将组份A涂料涂刷或喷涂在被敷物体的表面上,后再涂刷或喷涂组份B涂料,将玻璃微珠紧贴在铝粉中,而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则露在空气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涂料涂在被敷物体表面的涂层厚度为0.01~0.1毫米,组份B涂料和组份A涂料涂膜层的总厚度为0.06~0.15毫米。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涂料涂在被敷物体表面的涂层厚度为0.01~0.1毫米,组份A和B涂料涂膜层的总厚度为0.05~0.15毫米。
6、按照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涂料涂刷或喷涂在被涂物体表面上后,要在20~28摄氏度气氛中放置4~6小时再涂刷组份B涂料。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组份A涂料涂刷或喷涂在被涂物体表面上后,要在20~28摄氏度气氛中放置4~6小时再涂刷组份B涂料。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层,其特征在于被涂敷体的表面可以是金属的或塑料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1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