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珠回向反射可剥性涂膜层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1898 | 申请日: | 198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189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九如;胡友惠;卢凤纪;谭玉山;王喜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人和;于乃旬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珠回 反射 可剥性涂膜层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和光学全息摄影技术的一种回向反射可剥性涂膜层制造方法,它是利用化工原料按一定工艺制成的。其主要用途为将激光技术应用干全息干涉检测,分析被测物体的真实状况而不致损害被测物体的表面。同时,如利用全息摄影,在将被摄物体表面涂有本发明的涂膜层后,可以大大降低光源的功率或大大增大被摄物的面积。
本发明属于化工和光学全息摄影技术
近年来由于建筑物装饰及交通路标的需要,已出现了一种微珠反射性涂料。这类涂料要求与基底有极好的附着力和优良的耐蚀、耐磨性,但不要求具有很高的回向反射率和可剥性能。如日本专利特许昭50-84683号公布的含反射材料的路标涂料的制造方法。还有一种涂料具有较高的可剥性能,其目的是对产品或器件表面作临时性保护,并不要求其回向反射性能。如日本专利特许昭45-432号公布的涂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获得一种既有高回向反射率又有高的可剥性能,而且被涂物体的表面不会受到任何损害。其价格仅为美国New Port公司所生产的涂料的五分之一。同时,本发明所制成的涂膜层使激光全息干涉术成为应变、应力,振动、流动,喷雾和材料缺陷等的理想检测手段,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激光全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发明是一种由特殊涂料作成的涂膜层,它由组份A和组份B组成。组份A是以聚丙烯酰胺水溶性树脂为主体,加入适量的多羟基化合物作为增塑剂,亚硝酸钠作为防锈剂,铝粉作为反射剂和乙醇等原料。组份B是以聚丙烯酰胺水溶性树脂为主体,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和玻璃微珠而成。将上述涂料组份A充分搅匀涂刷在物体表面后,再涂刷涂料组份B,即成本发明所述的微珠回向反射可剥性涂膜层。
本发明的涂料,涂敷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对人体无毒,对被涂物体表面油漆无损害,对底材无锈蚀作用。涂膜层对被涂物体的附着力适度,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自动脱落。可剥性好,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随时将它从被涂物体表面剥离。同时,这种涂膜层还有一定的弹性,不因被涂物体表面有较小的变形而自动剥落。
本发明涂膜层的透明度和回向反射率极高,实验结果说明,反射的大部分能量集中于入射方向,因此,在全息摄影的被摄物表面上涂有本涂膜层后可以大大降低所需的光源功率,或大大增大被摄物的面积。例如被摄物表面涂有本涂膜层后可使拍摄面积成十倍地扩大,从而仅需用5毫瓦小型激光器即可对2平方米以上的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全息分析。
本发明的具体配方为:
涂料组份A必须将下述五种原料按用量配制后充分搅匀
序号 原料名称 规格 用量
1 聚丙烯酰胺 水溶性树脂 90~92克
2 甘油(增塑剂) 工业纯 1.5~2克
3 亚硝酸钠(瞬时防锈剂) 化学纯 1.5~2克
4 铝粉 漂浮型 6~8克
5 乙醇 工业纯 20毫升
涂料组份B必须将下述四种原料按用量配制后充分搅匀
序号 原料名称 规格 用量
1 聚丙烯酰胺 水溶性树脂 90克
2 甘油(增塑剂) 工业纯 4克
3 玻璃微珠 40μ~100μ 96克
4 水 无离子水 5克
涂敷方法是:将充分搅匀的组份A涂料均匀涂刷或喷涂在金属或塑料物体的表面上,涂膜的厚度约为0.01-0.1毫米。在20~28摄氏度气氛中放置4~6小时后,再涂敷组份B涂料。在涂敷组份B涂料时,应力求玻璃微珠呈单层密布在被敷物体的整个表面上,将玻璃微珠紧贴在铝粉中,而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则保持露在空气中,这样可使它的回向反射率特别高。组份A和B涂层的总厚度应为0.06~0.15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