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5269 | 申请日: | 198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16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文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喷射式 柴油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其中燃油喷嘴装置安装在气缸盖上,并偏离燃烧室中心,所述燃油喷嘴装置具有一个主喷嘴孔和一个副喷嘴孔,主喷嘴孔暴露干燃烧室,而副喷嘴孔暴露于燃烧室内壁表面,并处于紧邻内壁表面的一个位置。当所述柴油机处于低负载时,燃油喷嘴装置仅仅通过副喷嘴孔喷射燃油,而主喷嘴孔则保持关闭。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更具体讲这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其噪声低、并且改善了HC(由于不完全燃烧而随废气排出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以及兰白烟的境况。
直接喷射式柴油机的优点是燃烧效率高,排气温度低,但其缺点是爆发压力高,并且伴随有很大的振动及噪声。
公知的一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采用的是M型(Mann-type)燃烧室,其结构是这样的:从一个燃油喷嘴所喷出的燃油被沉积在燃烧室的一个内壁表面上,由此在该内壁表面上形成一层燃油膜。该燃油膜由燃烧室内的气氛以及内壁的热量予以加热,这样就产生了燃油蒸气,燃油蒸气与吸入的空气混合形成了供燃烧用的空气-燃油混合物,进而自燃点火。
在这种采用M型燃烧室的直接喷射式柴油机中,由燃烧室内壁予以相继汽化的燃油蒸气用来供以燃烧,结果放慢了燃烧速度,并且抑制了压力的迅速增大,因此相对来讲噪声和振动减小了。然而,点火滞后却容易产生了,由此引起爆炸燃烧,进而HC和兰白烟境况遭到恶化。这种情况在低载荷低温度下极易发生。
再者,公知的另一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采用的是倒锥针副喷孔式喷嘴(Pintaux nozzle)用来预喷射。在这种情况下,预喷射的燃油(副流燃油)被喷射到燃烧室的中心,呈涡流S状。由此加速了空气-燃油混合物的产生,并且改善了可燃性及HC和兰白烟的境况,然而,由于空气-燃油混合物的产生是瞬时获得的,因此,燃烧也是一个瞬时进程,其结果压力的增加速度变高,而产生很大的噪声及振动。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它可以减小噪声,并且改善HC和蓝白烟的境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包括一个燃烧室,该燃烧室具有一个形成在一活塞的活塞顶部的内壁表面,该活塞在该柴油机气缸内作往复运动。该柴油机还包括一个燃油喷嘴装置,该燃油喷嘴装置安装在该柴油机的气缸盖上并偏离所述燃烧室的中心,所述燃油喷嘴装置具有一个主喷嘴孔和一个副喷嘴孔,该主喷嘴孔暴露于该燃烧室,而该副喷嘴孔则偏离该燃烧室的中心,并且暴露于该燃烧室的内壁表面紧邻该燃烧室的侧部的一个位置,其中主喷嘴孔在该柴油机低负载情况下是关闭的,以允许燃油只从副喷嘴孔喷射。从副喷嘴孔喷出的一部分燃油与该燃烧室的内壁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得以雾化,而其余的一部分燃油则沿着该燃烧室的内壁表面流动,由此得到提前点火以及缓慢燃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直接喷射式柴油机包括一个燃烧室,该燃烧室具有一个形成在一活塞的活塞顶部的内壁表面,该活塞在该柴油机气缸内作往复运动;该柴油机还包括一条通道,该通道形成在该柴油机的气缸盖上,并与该气缸连通,所述通道具有一内壁表面,该内壁表面与该燃烧室的内壁表面连接;该柴油机还包括一个燃烧喷嘴装置,该装置设置在上述通道内,所述燃油喷嘴装置具有一个主喷嘴孔和一个副喷嘴孔,该主喷嘴孔暴露于该燃烧室,而该副喷嘴孔则暴露于该通道的内壁表面,其中主喷嘴孔在该柴油机低负载情况下是关闭的,以允许燃油只从副喷嘴孔喷射。该通道的内壁表面形成在该燃油喷嘴装置和该燃烧室内壁表面之间。从副喷嘴孔喷出的一部分燃油与该通道内壁表面发生碰撞,从而得以雾化,而其余的一部分燃油则从该通道的内壁表面沿着该燃烧室的内壁表面流动,由此得到提前点火以及缓慢燃烧。
下面对附图进行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一个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Ⅱ-Ⅱ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最佳实施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先有技术的一个平面图;和
图5是先有技术的一个截面侧视图。
现在我们将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单缸制动器组合件
- 下一篇:脉宽调制方法及其流体阀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