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催熟酒的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101986000008421 | 申请日: | 198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14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石昭元 |
地址: |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熟 方法 及其 设备 | ||
一种催熟酒的方法及其设备,特别适用于白酒的催熟。该方法的特征是:在室温条件下,将“适量”的臭氧加在待处理的酒中,然后存放2~3天即可消除新酒中燥辣、若涩刺激味,增强醇脂香感,降低酒中有害成分,提高酒体质量。实现该方法的专用设备由臭氧发生器、高压电源、气泵、气量控制器、时间控制器、气液接触器和贮酒容器组成。该方法催熟酒的时间短,催热工艺及设备简便易行。
一种催熟酒的方法及其设备,特别适用于白酒的催熟。
在传统上,酒的熟化采用自然时效的方法,即将新酒存放一定时间。这种方法生产酒的时间长,少则几个月,多达数年。近年来,用微波、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高温高压等方法对酒进行人工处理。这些方法,有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如微波处理的酒有严重的异杂味,超声波处理的酒有可逆现象,高温高压、激光、红外线等处理法所用设备均比复杂。
中国专利公报的申请号为85103617的专利申请是“酒的红外催陈方法及设备”。该技术的特征是将酒装入近似于密封的容器中,用与酒的吸收光谱基本匹配的红外线,在30°-40℃的温度下进行间断处理其处理时间累计约一周。这种实现人工催熟的方法其专用设备是近似于密封的容器,需要与酒的吸收光谱基本匹配的红外线处理装置和温控装置,因此较复杂;其红外线处理要间断进行,处理周期还是比较长,处理过程要严格控制酒的温度在30°-40℃之间,增加能源消耗和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熟酒的新方法及其设备,使酒的催熟期更为缩短,工艺过程及其设备简便易行,处理过的酒达到熟化要求,且性能稳定,无“可逆”现象。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室温条件下,将“适量”的臭氧加在待处理的新酒中,然后存放2-3天,这里所指的“适量”是指新酒中对人有害的成份,经臭氧处理后能被消除或降低,但又不致于产生过氧化物使酒呈现出异杂味所需的臭氧剂量。处理白酒的剂量范围为10-35微克/100毫升酒。处理黄酒的范围为10-20微克/100毫升酒。
为实施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催熟酒的专用设备。该设备是由已有技术的臭氧发生器,高压电源、气泵、液量控制器、时间控制器、气液接触器(曝气头)和熟化反应器等组成。臭氧发生器的电源接口接高压电源,臭氧发生器的输气端连接气液接触器,气液接触器置于反应器里面,气泵的送气端连接臭氧发生器,时间控制器控制酒的处理时间,按需要启动或切断气泵的高压电源。液量控制器控制进入熟化反应器的酒量。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的臭氧处理酒的专用设备的方框图,图中(1)为时间控制器,(2)为气泵,(3)为液量控制器,(4)为高压电源,(5)为臭氧发生器,(6)为气液接触器(即曝气头),(7)为熟化反应器(酒的容量)
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处理新酒,由于“适量”臭氧混合气促使新酒中低分子有害物发生氧化和酯化反应,降低了酒中有害成份,增加了酒的醇香风味,显著地提高了酒体质量。处理过的酒性能稳定,无可逆现象。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设备,其熟化反应容器不必密封,臭氧处理系统无特殊匹配要求,酒的处理过程无严格温度要求,因而该设备与已有技术中的其它设备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本设备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酒的处理,所需时间仅为几秒到几十秒,本发明达到了催熟时间短,工艺过程及其设备简便易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实施例1:使用数个开口形柱形杯,每个杯中装入200毫升欲熟化的白酒。使用臭氧产率为10毫克/小时的臭氧发生器组成的专用设备。气液接触器(曝气头)安放在熟化反应器底部。开动臭氧处理装置分别用5-120秒的时间对各杯中的酒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用快速比色法检测熟化反应器中的臭氧残量,当出现痕量臭氧时则停止处理。经过臭氧处理的酒在室温下贮放2天。所得产品经省级评酒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清香型白酒评选标准及第四届国家优质白酒评选方法及规则进行评定,其结果如下。
表1、清香型白酒中输入不同臭氧量后存放2日得出的评定结果
表2、清香型白酒臭氧处理后存放15日得出的评定结果
表3、几种不同方法处理的白酒对比评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