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101988000000244 | 申请日: | 198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603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承;刘斌;朱志勇;谢磊;杜江洪;葛林;宋道龄;石雄;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无人 值守 通信 系统 | ||
1、一种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采用双工通信方式,通信双方都配置计算机1、调制解调器2和电话机7,通过收发转换开关K1与电话交换网即电话外线11联接,其特征在于通信两端分别安装有包括起动令检测电路8、控制计算机1和调制解调器2的电源通断的电源接续器6的无人值守通信控制器4,而且在计算机1的通用I/O扩展槽内插入并行接口卡5,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卡5与通信控制器4及调制解调器2等外部设备联接。
1.1通信控制器4除包括由电铃流检测与应答电路10和继电器J组成的串接支路外,还有由起动令检测电路8、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和继电器J组成的串接支路以及由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控制的电源接续器6,它是一个多端网络,a端接于收发转换开关K1的“发”位,也接于调制解调器2的外线处,b端接于收发转换开关K1的“收”位,它是铃流检测与应答电路10的输入端,铃流检测与应答电路10的输出至继电器J,c端接于电话机7,它是起动令检测电路8的输入端,通过继电器J的常闭接点J2接于b端,即收发转换开关K1的“收”位,起动令检测电路8的输出经过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至继电器J,e端接于并行接口卡5,是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的又一个输入端,g端也接于并行接口卡5,是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的一个输出端,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的另一个输出端i接于电源接续器6,第三个输出端接于继电器J,h端外接干电池13,内接于直流稳压电源12,直流稳压电源12外接直流电源+E,并经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J3与电源接续器6联接;
1.2电源接续器6由交流接触器J、延时继电器Jy、开关K2及交流稳压器14组成,它也是一个多端网络,输入端K接于交流电源3,输出端L经过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J3接于通信控制器4的直流稳压电源12的输入端,L端也是交流稳压器14的输入端,交流电源3经K端通过由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J1与开关K2组成的并联二端网络,再经过L端接于直流稳压电源12,也接于交流稳压器14,输出端j是计算机1和调制解调器2的电源输入端,交流电源3经交流稳压器14通过延时继电器Jy的常开接点Jy1接于计算机1和调制解调器2,输入端i接于继电器J,它是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的一个输出端;
1.3并行接口卡5由译码电路15、并行接口芯片16和隔离电路17组成,译码电路15经n端接于I/O扩展槽的地址线,其输出接于并行接口芯片16的地址选通端,而扩展槽的数据线接入并行接口芯片16的数据端,并行接口芯片16的输出端接于隔离电路17,由隔离电路17分别接于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的e、g端,隔离电路17经m端接于调制解调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8000000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钨酸锌晶体的掺杂去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微氮低氧低碳直拉硅单晶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