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101988000000244 | 申请日: | 198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603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承;刘斌;朱志勇;谢磊;杜江洪;葛林;宋道龄;石雄;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无人 值守 通信 系统 | ||
一种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通信双方都配置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和电话机,通过收发转换开关与电话交换网联接。其特征是通信两端分别安装有包括起动令检测电路、电源接续器的无人值守通信控制器,而且计算机是通过并行接口卡与通信控制器及调制解调器等外部设备联接。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通话功能的前提下组成无人值守计算机通信网,从而节省收端的人力,使通信时间不受制约。
本发明涉及固定站之间通过音频话路进行传输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
现有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在实施通信时,发端必须有人开机操作,收端也必须有人值守等待和开机操作。这种方式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计算机机时,使用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遥控的方法,提供一种在收端无人开机操作的情况下,能由发端自动打开对方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即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所谓“无人值守”,是指通信系统的收端在无人开机操作的情况下,由发端控制,进行报文的自动接收和处理。
采用计算机进行双向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配置计算机1、调制解调器2和电话机7,通过收发转换开关K1与电话交换网即电话外线11联接。计算机1在本系统中,既是通信的终端设备,又对通信实施控制。调制解调器2是将计算机1发出的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在本系统中,它还要担负起动令的发送,当收发转换开关K1置于“发”位时,它与电话外线11直接相联。当收发转换开关K1置于“收”位时,它通过并接的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J1、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J1与电话外线11相联。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卡5控制调制解调器2的126线(CCITT建议中的频道转换控制线)来发送起动令。
电话交换网即电话外线11,作为通信的介质,它可以是自动交换线,人工交换线或电话专线。
网内各用户的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均可进行无人值守通信。
除上述部件外,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通信两端分别安装有包括起动令检测电路8、电源接续器6的无人值守通信控制器4,而且在计算机1的通用I/O扩展槽内插入并行接口卡5,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卡5与通信控制器4及调制解调器2等外部设备联接。
该系统无需占用专用通信线路,利用现有的电话交换网,就可在不影响通话功能的前提下,组成无人值守计算机通信网。网内各用户的任意两个用户之间都可进行无人值守通信。整个通信过程无需对方人员配合,可以节省收端的人力,使通信时间不受制约,为充分利用电话线路的空闲时间提供了条件。发端不必事先与收端联系,就可在夜间空闲时间进行通信,以提高电话线路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发明有以下附图:
图1 为计算机无人值守通信系统一端的方框图(虚线框为通信控制器4);
图2 为电源接续器6的方框图;
图3 为并行接口卡5的方框图;
图4 为起动令检测电路8的实施例方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通信控制器4除包括具有铃流检测与应答功能、由铃流检测与应答电路10和继电器J组成的串接支路外,还有作为本发明主要特征的、由起动令检测电路8、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和继电器J组成的串接支路,以及由控制信号形成电路9控制的电源接续器6,以实现无人值守通信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800000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钨酸锌晶体的掺杂去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微氮低氧低碳直拉硅单晶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