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44881.1 | 申请日: | 200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R·N·法戈;H·特里;F·M·桑塞维罗;B·特拉克托文科;J·米尔顿-伯努瓦;D·西拉格;A·苏;J·费里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建春;赵辛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道 具有 多个轿厢 电梯 系统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电梯系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井道内具有多于一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相关技术的描述
很多电梯系统包括通过绳索或其它承重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轿厢(car)和平衡重(counterweight)。例如,机器控制轿厢的移动以在建筑物内的各个楼层之间服务客人。众所周知,该平衡重和轿厢在井道内典型地向相反方向移动。
已提出过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例如,这样的设置为增强或改进客户服务提供了优势。与在井道内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有关的示例专利包括美国专利第1,837,643号;第1,896,776号;第5,419,414号;第5,584,364号;及美国公开申请第2003/0075388号。这些中的每一件均揭示了在这种电梯系统中的不同的元件设置。
当设法提供井道内的多个轿厢时出现了各种挑战。例如,必须控制该系统元件的移动以避免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同样挑战的是在平衡重和轿厢之间以有效地使用井道空间而且不需要专门的修改或不合需要的大量额外空间的方式延伸的该平衡重和承重部件的设置。
本发明提供了几种设置电梯系统元件的方法以在井道内容置多个轿厢。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示例的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内的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一平衡重。第一承重部件具有第一长度且连接该第一电梯轿厢至该第一平衡重。井道内的第二电梯轿厢在该第一电梯轿厢的下面。井道内的第二平衡重在该第一平衡重的上面。第二承重部件具有第二长度且连接该第二电梯轿厢至该第二平衡重。该承重部件的长度(即,该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允许该第一平衡重和第二平衡重之间的接触但阻止该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之间的接触。
通过策略性地选择该承重部件的长度及考虑加上该电梯轿厢期望动态跳跃的平衡重缓冲器行程,通过在电梯轿厢之间一直保持间隔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是可能的。在一些示例中,该平衡重的尺寸和与该平衡重相连接的缓冲器也被选择来控制该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隔。
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包括第一电梯轿厢、第一平衡重、第二电梯轿厢及第二平衡重。该第二电梯轿厢在该第一电梯轿厢的下面。该第二平衡重在该第一平衡重的上面。连接各自的电梯轿厢及平衡重的承重部件具有不同的关联曳引比(roping ratio)。
在一个示例中,连接该第一电梯轿厢及第一平衡重的第一承重部件具有1∶1的关联曳引比。该第二承重部件具有2∶1的关联曳引比。
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中,安置在其它电梯轿厢上面的电梯轿厢在厢体(cab)部分的壳体内具有至少一个通道,与较低的电梯轿厢相连接的该承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通道。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伴随详细描述的附图可在下面简要描述。
附图简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井道内具有多于一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的选定元件;
图2A和2B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3A和3B示意性地示出了两种拉运方案示例;
图4A和4B示意示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5A和5B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电梯系统结构;
图6A和6B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7A-7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8A-8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9A-9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10A-10C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的电梯系统结构;
图11A-11C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连接一个示例的拉运方案的电梯厢体的特征。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与图11A-11C所示实施例一致的稍微更详细的示例的设置。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梯系统20的选定部分。连接第一平衡重24的第一电梯轿厢22用于在井道26内移动。虽然没有示于图1,该第一电梯轿厢22通过已知的多个绳索或带子连接于该第一平衡重24。为描述的目的,“承重部件”应被理解为表示一个或多个绳索或带子。第二电梯轿厢32安置于该第一电梯轿厢22的下方(根据附图)。该第二电梯轿厢32通过承重部件(图未示)与第二平衡重34相连接,以使二者在已知的井道26内移动。
在这个示例中,该平衡重24和34沿共同的导轨36行进。换句话说,该平衡重24和34共用相同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蒂斯电梯公司,未经奥蒂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80044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