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3221.6 | 申请日: | 200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康拉德·蒂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操作方法 相应 装置 | ||
1.一种用于一轧机的操作方法,所述轧机包括至少一个在复数个轧制过程中轧制一带材(7)的轧机机架(1至6),其中,
一计算机(8)借助一适用于每个轧制过程的轧机模型(16),基于这一轧制过程的带材(7)的预期输入参数(E,H,PB)测定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并将所述整定值传输给执行这一轧制过程的轧机机架(1至6),
执行这一轧制过程的轧机机架(1至6)根据传输过来的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进行自动调整,并根据测定的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轧制所述带材(7),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8)在适用于每个轧制过程的轧机模型(16)的范围内,测定这一轧制过程的带材(7)的预期导出楔形(A),
一记录装置(17)位于所述轧机的至少一个记录位置上,记录一所述带材(7)在所述记录位置上与实际导出楔形相关的测量变量(M),并将所述测量变量传输给所述计算机(8),以及
所述计算机(8)根据所述记录位置上的预期导出楔形(A)和在所述记录位置上记录的测量变量(M)对所述轧机模型(16)进行调节,
为至少一个轧制过程测定所述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使得所述带材(7)在这个轧制过程之后具有带边浪波幅(h,h′)的边浪(19,19′),并由于波幅(h、h′)的差相应于测量变量(M),所以根据所述边浪波幅(h,h′)测定所述测量变量(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轧制过程由不同的轧机机架(1至6)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材(7)的其中一个输入参数(E,H,PB)为这一轧制过程的一预期导入楔形(E),所述计算机(8)依序对所述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和所述预期导出楔形(A)进行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材(7)的输入参数(E,H,PB)包括所述带材(7)的硬度(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机机架整定值(K,FG,FD)包括一轧制间隙楔形(K)、一总轧制力(FG)和/或一轧制力差(F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8)在一轧制过程的预期导出楔形(A)的测定范围内,将之前的轧制过程的预期导出楔形(A)作为考虑因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最后一个轧制过程之后记录所述测量变量(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最后一个轧制过程之前记录所述测量变量(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最迟在执行最后一个轧制过程中从所述带材(7)中辊平所述边浪(19,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带材(7)的带材边缘(20,20′)的位置、和/或带材中心(22)的位置、和/或平面重心(21)的位置进行自动光学分析来测定所述测量变量(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只在所述带材(7)处于无张力状态时才实施所述操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2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粘合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双编码器的仪器装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