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制冷盒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9147.9 | 申请日: | 200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B·J·米德;E·D·小达迪斯;M·A·丹尼尔斯;D·R·克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3/04 | 分类号: | A47F3/04;F25D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华联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制冷 | ||
1.一种用于具有柜子的冷藏售货机的制冷盒,所述柜子具有用于在冷藏环境下收容打算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的冷藏内部空间,所述制冷盒设置成与设备隔室内的所述内部空间操作性关联,所述设备隔室通过公共壁与所述冷藏内部空间分隔,所述公共壁其内具有在所述冷藏内部空间和所述设备隔室之间提供空气流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制冷盒包括:
限定内部空间的大致箱形结构,所述内部空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空气连通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隔离并与所述柜子的外部环境流体流通的第二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内的蒸发器模块;
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内的冷凝器模块;以及
与所述蒸发器模块和所述冷凝器模块成制冷剂流通连接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通过所述蒸发器模块和所述冷凝器模块进行循环制冷;
所述箱形结构可选择性地插入和脱离所述设备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线圈以及与所述蒸发器线圈操作性关联并安装到所述壳体上的蒸发器风扇/马达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模块包括冷凝器线圈以及与所述冷凝器线圈操作性关联的冷凝器风扇/马达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盒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箱形结构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第一部分内的衬里;所述衬里包括适于接收所述蒸发器模块的碗状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包括向下倾斜的托盘状前部以及具有碗状凹部的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具有用以降低气流损失的外形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由具有相对高的化学抵抗性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由塑性材料制成。
9.一种用于具有柜子的冷藏售货机的制冷盒,所述柜子具有用于在冷藏环境下收容打算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的冷藏内部空间,所述制冷盒设置成与设备隔室内的所述内部空间操作性关联,所述设备隔室通过公共壁与所述冷藏内部空间分隔,所述公共壁其内具有在所述冷藏内部空间和所述设备隔室之间提供空气流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制冷盒包括:
大致箱形结构,共同限定内部空间的前板、背板、一对侧板以及基板;
在所述一对侧板的相应侧板之间延伸以便将所述箱形结构内的所述内部空间间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间隔壁,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开口空气流通,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隔离并与所述柜子的外部环境流体流通;
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内的蒸发器模块;
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内的冷凝器模块;以及
与所述蒸发器模块和所述冷凝器模块成制冷剂流通连接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通过所述蒸发器模块和所述冷凝器模块进行循环制冷;
所述箱形结构可选择性地插入和脱离所述设备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线圈以及与所述蒸发器线圈操作性关联并安装到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蒸发器风扇/马达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模块包括冷凝器线圈以及与所述冷凝器线圈操作性关联的冷凝器风扇/马达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盒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箱形结构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第一部分内的衬里;所述衬里包括适于接收所述蒸发器模块的碗状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包括向下倾斜的托盘状前部以及具有碗状凹部的后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具有用于降低气流损失的外形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由具有相对高的化学抵抗性的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由塑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1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