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竹红菌乙素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11071.7 申请日: 2006-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1113132A 公开(公告)日: 2008-01-30
发明(设计)人: 严家定;罗凡;项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50/38 分类号: C07C50/38;C07C50/36;C07C46/1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耀生
地址: 650000***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纯度 竹红菌乙素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材中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从竹红菌或竹黄菌中提取高纯度竹红菌乙素(纯度大于90.0%)的方法,以及高纯度竹红菌乙素的应用。

背景技术

竹红菌乙素(HB)是从竹黄菌中药材中提取并通过分离、结晶、洗涤、酸碱处理、萃取、干燥等工艺制得的有效药用物质,其分子结构式见附图1。竹黄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寄生性药用真菌,通常寄生在竹的幼茎、细嫩杆、枝上,是竹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分布于云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地。它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舒筋活络、祛痛散淤等功效,民间多用竹红菌或竹黄菌浸酒,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胃气痛、小儿惊风、急性肝炎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竹黄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竹黄独特的生理生化性质在医药、食品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全面评价竹红菌乙素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现就竹红菌乙素理化特性、药理作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1.理化特性

化学分析表明,竹黄中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王景祥等人从福建仙游县出产的竹黄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技术,分离鉴定了4种晶体,分别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 A,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e B,HB)。胡晓等人以四川峨眉山出产的野生竹黄为原料,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溶媒浸提,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分离鉴定出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是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六孢素、硬脂酸乙酯和硬脂酸。KIShi等人采用甲醇浸提、柱层析、制备性薄层析分离等技术成功地从野生竹黄中分离出了丙素(hypocrelline C,HC)。

在竹黄的众多活性成分中,以多种苝醌类衍生物的混合物为主,而竹红菌乙素的应用前景已引人瞩目。竹红菌乙素是竹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竹黄中红色色素部分,它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部分溶于丙酮、甲醇,微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醇溶液显暗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樱红色荧光,在碱溶液中颜色由暗红变绿。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光敏色素,竹红菌乙素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药理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竹黄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在1980年左右,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科学工作者们就将竹红菌素用于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肥厚性癍痕)的治疗,进而推广到光疗皮肤淀粉样变苔癣、牛皮癣、头癣等皮肤病。而后协和医院皮肤科又成功地将之用于光疗色素缺乏?刻皮肤白癫疯的治疗。

作为一种分布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光敏色素,竹红菌乙素还具有良好的光敏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爱滋病毒HIV的作用,这也是众多学者对于竹黄这一传统药用真菌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王景祥等对HB进行了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小鼠ig HB150mg/kg,作用7d,在光照下对鼠移植瘤株H2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34.0%-41.6%。

周乃康等采用竹红菌乙素-PDT与血卟啉衍生物-PDT对人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HB-PDT对人肺癌细胞株具有很强的杀伤效应,其IC50为33.82ng/ml,而HpD人肺癌细胞株的IC50为316.88n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PDT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明显优于HpD-PDT,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杀伤所需浓度范围小,杀伤强度高的新一代光敏剂。竹红菌乙素作为一种光动力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万象义等用纸片法对竹红菌乙素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竹红菌素在光照下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优其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不同光源、不同光照强度对其抑菌强度均有影响。松枝澄等则认为竹黄的一些活性成分(竹红菌乙素)可以作为植物素抑制某些菌类的代谢.其中机理可能与细胞类脂过氧化机制有关。

3.在食品生物领域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1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