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藤黄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25597.0 申请日: 2006-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1054382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段文虎;周云隆;丁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93/12 分类号: C07D493/12;C07D493/18;A61K31/35;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费开逵;汪克臻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东***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藤黄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提高抗肿瘤活性的新型藤黄酸衍生物及其作为抗肿瘤疾病药物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该藤黄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 banburyi)的树干被割伤后流出的胶状树脂。主产柬埔寨、泰国和越南,我国广东省和海南省有栽培。藤黄为树脂70%-80%,树胶15%-25%等的混和物。其中含藤黄酸(Gambogicacid)22.75%-36.59%,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别藤黄酸(alloGambogic acid)等成分(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2(1):1,2003)。近20年来,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学者对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藤黄及藤黄酸等用于治疗肿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活性成分性质稳定,已引起泛注意。近年有报道藤黄制成注射液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8:230,1981;Tetrahdron 21:1453,1965;江西医学院学报2:1,1980)。1984年、1986年丘相寰等研究了藤黄酸对Hela细胞以及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周期移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8μg/ml,3μg/ml剂量的藤黄到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董成等以5μg/ml的藤黄酸作用24hr即可有效的杀伤肝癌细胞,具抗癌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中国肿瘤临床,21:464,1994)。与传统抗癌药相比,藤黄的毒性较小。临床结果显示其对骨髓无明显抑制,对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功能方面无损害,且不损伤免疫系统功能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故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且可长期连续使用的抗癌药物。目前藤黄酸已经在国内进入临床研究。

藤黄酸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但现阶段的研究显示藤黄酸可能是通过激活参与细胞凋亡的重要的酶-Caspase,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另外作为一种常见中药藤黄的有效成分,藤黄酸在自然界还有着丰富的来源,这些因素使得藤黄酸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有着极大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与合成新型的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藤黄酸衍生物,从而为寻找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或抗肿瘤药物开辟途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该类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藤黄酸衍生物具体结构如下:

其中R为包括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在内的氨基酸残基,所有的具有手性的氨基酸残基包含了其L型氨基酸残基、R型氨基酸残基及外消旋型氨基酸残基,且氨基酸残基R以氨基与藤黄酸的C1位通过酰胺键结合。

本发明化合物,还包括本发明衍生物与各种酸或碱所形成的盐,其中酸包括有机或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醋酸、枸椽酸、扁桃酸、乳酸、马来酸、富马酸、苯甲酸、酒石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草酸和酸性氨基酸等;碱包括有机或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三羟甲基甲氨及碱性氨基酸、碱性含氮杂环等。

藤黄酸的结构如下:

                        1藤黄酸

本发明中所用的藤黄酸的制备方法皆可参照《江西医学院学报》1980(2):1,将藤黄树脂100克(购自本地药材公司),碾碎加丙酮500ml,回流半小时,重复三次后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得到以含藤黄酸及新藤黄酸为主的混合物,即总藤黄酸。将总藤黄酸经柱层析,洗脱剂为氯仿∶甲醇∶二乙胺=15∶1∶1,取橙色带即为藤黄酸。

本发明通过下列步骤实施:

首先将藤黄酸与HOBT(氮-羟基苯并三氮唑)缩合制成活性酯(2)。反应所用催化剂包括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EDCI(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反应所用溶剂氯仿、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优选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10-20℃。

本发明的第二步是将活性酯(2)与相应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化合物。反应的溶剂为二甲亚砜、二甲亚砜-水、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乙腈-水,优选乙腈-水的双溶剂系统。反应的pH优选为7-9之间,可以用碳酸氢钠、醋酸钠,更优选为使用磷酸氢二钾以稳定pH在7-9之间。反应温度为0-50℃,优选为10-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