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铁电薄膜及其低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725.1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翟继卫;徐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20/00;C23C14/34;C23C8/10;H01L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钱春新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薄膜 及其 低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复合铁电薄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各种各样的薄膜制备方法被采用来制备铁电薄膜,其中包括:不同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等离子体溅射沉积(PSD)和离子子束溅射沉积(IBSD)、脉冲激光闪蒸沉积(PLAD)、电子束或电炉中分子束蒸发外延(MBE)、金属有机气相沉积法(MOCVD)、化学溶解法(MOD例如:溶胶-凝胶过程和金属有机沉积法)。一般而言,在利用这些方法制备薄膜的过程中,晶体生长的温度都比较高(≥550℃),这样以来就会造成薄膜/电极/基片的界面的相互扩散,影响薄膜性能,难以满足微型器件的要求。而且由于在半导体工艺中,经常需要在集成的器件上制备薄膜,若薄膜的生长温度过高亦会与微电子工艺不相容,所以研究薄膜低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原位生长的复合铁电薄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铁电薄膜的低温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以其化学计量比控制准确、成膜面积大且均匀、工艺过程温度低、设备简单等优势而为人们所采用。在水热条件下,水或其它溶剂处于临界或超临界状态,反应活性提高,物质在溶剂中的物性和化学反应性能均有很大的改变,因此溶剂热反应大异于常态。这种方法已经成为合成超微粒、无机膜、单晶等材料的重要途径。而将薄膜放入高压氧环境中处理,可以减少在薄膜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氧缺陷的数量,在降低薄膜漏电流的同时,提高薄膜的抗疲劳性。利用溶胶凝胶热处理温度低的特点,每一次旋转涂覆后在较低温度下处理,使其有机物完全分解,然后在水热与高压氧环境中使薄膜晶粒长大的同时,缺陷减少。从而得到性能良好的铁电薄膜。
本发明所叙述的复合铁电薄膜的低温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配制前驱体溶液并在衬底Pt/Ti/SiO2/Si和Ti上旋转涂覆所需厚度的薄膜,每层薄膜的热处理温度为300~400℃,然后将此薄膜在90~300℃的水热溶液中浸渍10~30小时,之后再放入1~35MPa的纯氧环境中处理10~30小时,最后在其上表面溅射金作为上电极。
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水热-高压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方法配制前驱体溶液是已知的方法,见参考文献Jiwei Zhai,Xi Yao.[J].Applied Phsics letters.2004,84:3136-3138和Jiwei Zhai,Haydn Chen.[J].Applied Phsics letters.2004,841162-1164。具体是利用无机钡盐、锶盐以及有机锆、钛等,溶剂为冰醋酸、乙二醇乙醚和乙酰丙酮等,配制不同摩尔比的Ba/Sr、Zr/Ti等(摩尔比为x∶1-x,其中x为0-0.90)前驱溶液,其前驱体溶液的最终浓度控制在0.2-0.4M之间。
旋转涂覆的方法是现有技术,见参考文献Jiwei Zhai,Xi Yao.[J].Applied Phsics letters.2004,84:3136-3138和Jiwei Zhai,Haydn Chen.[J].Applied Phsics letters.2004,841162-1164。旋转涂覆时,旋转速度为3000~4000转/分、时间10~30秒。凝胶膜直接放入300~400℃的环境中、放置2~1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涂覆下一层凝胶膜,循环往复直到获得所需厚度的薄膜。利用溶胶凝胶热处理温度低的特点,每一次旋转涂覆后在较低温度下处理,使其有机物完全分解。
所述的水热溶液的温度、热处理时间、离子浓度、压力等都会影响晶粒生长的尺寸大小,但温度和时间是最关键的控制因数。根据不同薄膜系列的要求,水热溶液中的离子种类与浓度不同,离子种类一般与薄膜中所含的金属种类相适应,浓度一般在0.1-0.5mol/L。例如在制备BST薄膜的过程中,水热溶液中包含的离子分别可以是:0.3mol/L钡离子、0.5mol/L锶离子、0.3mol/L钛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等。所用的水热溶液的PH值范围在7-14之间,压力5-10MPa。
采用现有的直流溅射的方法溅射金作为上电极,上电极的直径一般为0.1~0.5mm、厚度一般为100~200nm。
在1~35MPa的纯氧环境中处理铁电薄膜时,可以是常温也可在高温下处理,为了满足微电子工艺的要求和铁电薄膜的质量,最好选择在100~400℃之间。处理时间则根据薄膜生长的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一般在10~30个小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