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及其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5773.0 | 申请日: | 200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B1/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云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移动 通信 系统 中的 传输 方法 及其 体系 | ||
1.一种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网络侧,在部分信道中,将信号组成带有循环前缀的单载波符号,并与其它下行物理信道的信号合并后发送;
在用户设备侧,以频域均衡方式接收使用所述单载波符号的信道的信号,以常规的码分多址方式接收其它下行物理信道的信号;
其中,使用所述单载波符号的信道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承载用户数据的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均衡方式的接收包含以下子步骤:
先对收到的信号按所述单载波符号长度的数据块为单位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将变换得到的信号进行信道均衡处理后再作逆离散傅里叶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傅里叶变换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
所述逆离散傅里叶变换通过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均衡处理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实现,其公式为:
(k=0,1,...K-1)
其中 为信道均衡处理结果,H(k)为多径信道的频域响应,σ2为噪声方差,Y(k)为接收信号的频域信号,K为FFT点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的码分多址方式的接收包含RAKE接收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网络侧,在将信号组成所述单载波符号之前,对该信号先进行扩频和加扰的处理;
在所述用户设备侧,以所述频域均衡方式接收信号之后,对接收的信号进一步作解扰和解扩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生成所述带有循环前缀的单载波符号:
将每个单载波符号最后的部分码片的复本作为循环前缀插入该单载波符号的最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加扰处理所用的扰码结构中,对应每个所述单载波符号的长度,扰码的前面X个码片是最后X个码片的副本,其中X是所述循环前缀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至少一个子帧中包含至少一个单载波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载波符号的长度为N×256个码片,所述循环前缀的长度为M×16个码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0的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优选值为2,对应单载波符号的长度为512个码片,所述M的优选值为1或2,对应所述循环前缀的长度为16或32个码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中,每个单载波符号占一个时隙,长度为2560个码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中,每个单载波符号占一个半时隙,长度为3840个码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中,每个单载波符号占三个时隙,长度为7680个码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中,每个时隙包含三个单载波符号,其中两个单载波符号的长度为1024个码片,另一个单载波符号的长度为512个码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中,两个相邻时隙的组合共包含五个长度为1024码片单载波符号,单独的时隙包含两个长度为1024码片的单载波符号和一个长度为512码片的单载波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57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