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体干细胞、由其转化而成的目标细胞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0610027324.X | 申请日: | 200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详;陈咏仪;林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详;陈咏仪;林源峰 |
主分类号: | C12N5/06 | 分类号: | C12N5/06;C12N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南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细胞 转化 目标 细胞 及其 用途 | ||
1、一种自体干细胞,其特征在于,由一种单核性细胞加入蛋白激酶C调节剂经培养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Bryostatin-1、Go6976或其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GM-CSF、SDF或其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或其组合物。
5、一种自体干细胞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活化单核性细胞的蛋白激酶CβII,来将单核性细胞转变成自体干细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体干细胞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单核性细胞的蛋白激酶CβII,其使用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Bryostatin-1、Go6976或其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体干细胞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单核性细胞的蛋白激酶CβII,其使用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GM-CSF、SDF或其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体干细胞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单核性细胞的蛋白激酶CβII,其使用的蛋白激酶C调节剂为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或其组合物。
9、一种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体干细胞加入一转化素,并置于培养基内经培养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骨母细胞,其培养基为低葡萄糖DMEM,其转化素为dexamethasone、β-磷酸甘油、维生素C或其组合物。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软骨细胞,其培养基为低葡萄糖DMEM,其转化素为dexamethasone、转移生长因子-β1或其组合物。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神经细胞,其培养基为α-最低基础培养基,其转化素为乙基硫醇、A酸、L-麸酰氨酸、N2营养剂、B27营养剂或其组合物。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心肌细胞,其培养基为IMDM,其转化素为5-氮杂胞苷。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肾脏细胞,其培养基为Embryo Medium,其转化素为血癌抑制因子。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肺脏细胞,其培养基为DMEM,其转化素为胰岛素、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或其组合物。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肝脏细胞,其培养基为低葡萄糖DMEM,其转化素为肝细胞生长因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或其组合物。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其培养基为DMEM,其转化素为5-氮杂胞苷。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细胞为脂肪细胞,其培养基为DMEM,其转化素为dexamethasone、indomethacin、胰岛素、methyl-isobutylxantine或其组合物。
19、一种应用自体干细胞作为组织细胞修复剂的方法,其包括:取一自体干细胞,并将自体干细胞直接置入损伤组织细胞处,以达到修复作用。
20、一种应用目标细胞作为组织细胞修复剂的方法,其包括:至少以一种目标细胞直接置入损伤组织细胞处,以达到修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详;陈咏仪;林源峰,未经刘永详;陈咏仪;林源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73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复杂度OFDM快速同步的方法
- 下一篇:涡轮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