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715.3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娣;杨晟;刘伟;钟雪梅;周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A61K38/17;A61P1/04;A61P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腹泻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泻病是儿科临床医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400-500万小儿死亡。中国预防疫司1988年调查资料显示中国估计每年约有8.63亿人次腹泻(包括成人和儿童),其中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平均为2.5次/人,推算5岁以下小儿每年有2.945亿人次患腹泻,可见危害之大。该病治疗的药物品种虽多,但主要局限于抗生素杀菌,减少肠蠕动,调节肠道微生态或被动补液等,这些治疗虽解决了部分患者腹泻的症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因为肠道粘膜不能及时修复,腹泻迁延甚至转为慢性,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生长障碍或丧失劳动力。ITF的发现,为临床诊断、治疗腹泻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整个胃肠道总是不断受到种种物理、化学因素(如食物、胃酸、消化酶、药物、细菌毒素等)的侵害,在生理条件下,胃肠道的自身防御机制使其能够在消化食物的同时避免自身被消化,这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护和及时修复粘膜层。如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之间失平衡,就会损伤肠道粘膜,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腹泻、炎症性肠病等胃肠疾病的发生。在急性粘膜损伤后,粘膜屏障被破坏,机体需要快速修复来保护粘膜下组织免于被消化酶和胃酸消化。早期修复有助于限制液体流动、电解质丢失,以及防止胃肠道腔内的外部抗原弥散入局部或全身而引起免疫反应。已有资料显示粘膜上皮的早期修复主要是通过细胞迁移来完成的,即损伤区域周边的细胞迁移到剥露区,重建上皮的完整性和重组粘膜屏障。但是肠道粘膜损伤和早期细胞迁移修复肠粘膜的机制仍不清楚。
小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是一个具有特定三叶结构的胃肠肽,与胃肠道粘膜的早期修复有关。ITF结构稳定、紧密,使之具有不被多种消化酶破坏的生物学特性,因而在消化道腔内ITF能保持结构及功能上的完整。生理情况下,ITF主要由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进入肠腔内。
在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时,ITF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ITF在胃肠道粘膜损伤后表达量快速升高,因此,有学者设想其可能参与损伤粘膜的早期修复。
近年研究证实,ITF有预防性保护胃肠道粘膜以及促进粘膜损伤后修复的作用。口服和皮下注射ITF能预防和治疗吲哚美辛、乙醇和消炎痛引起的大鼠胃溃疡,使大鼠溃疡指数不同程度地下降。对于体外培养的单层结肠细胞,ITF对肠上皮的屏障功能保护作用明显,细胞损伤减轻。在上皮细胞修复的体外模型中,给予ITF后,迁移到损伤处的上皮细胞增加3~6倍。ITF基因剔除小鼠生长正常,无腹泻和便血,粘膜结构正常,但表皮细胞移动减慢。
缺失ITF基因的小鼠饮用硫酸葡聚糖钠水溶液后,50%的小鼠因大面积结肠炎出现腹泻和便血而死。将重组ITF经口灌胃给缺失ITF基因的小鼠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粘膜修复功能。
研究证实ITF具有“运动因子”的作用,在溃疡修复时促进受损区域上皮细胞重建并加快上皮细胞移行速度,有助于维持粘膜的完整性。利用大鼠小肠表皮细胞系IEC-6单层细胞用刀片刮伤作为细胞培养修复模型,加入ITF后能提高损伤细胞的修复,促进细胞向损伤边缘移动。
因此,ITF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肠炎发生和早期修复的机制之一,目前国内尚无ITF在肠炎模型中促进肠粘膜修复作用的研究。由于ITF在组织中含量极低,因此直接分离天然ITF用于结构和功能研究十分困难。并且,如果能对ITF在肠粘膜损伤及早期修复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则有益于临床诊断、治疗腹泻病、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尤其对于儿科常见的腹泻病,ITF将成为新的有效诊断、治疗手段,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获得高活性的hITF的技术,以生产出大量具有活性的hITF,以便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hITF或用于临床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人小肠三叶因子蛋白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腹泻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人人小肠三叶因子蛋白的方法,通过所述的方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人小肠三叶因子蛋白,并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化人小肠三叶因子蛋白的方法,所述纯化方法成本低廉,且纯化得率很高。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人小肠三叶因子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