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极性接枝链在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985.4 | 申请日: | 200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爽;侯铮迟;盛康龙;张凤英;邓波;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9 | 分类号: | G01N21/29;G01N1/30;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极性 接枝 透明 半透明 高分子 薄膜 内层 分布 方法 | ||
1.一种研究极性接枝链在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内层分布的方法,该方法为染色切片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接枝有极性接枝链的高分子薄膜置于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
B)清洗染色后的薄膜,并干燥之;
其特征在于:
C)将干燥后的薄膜进行石蜡包埋;
D)将包埋好的薄膜切成厚度为60~120μm的薄膜切片;
E)显微镜观察薄膜切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接枝链为含羧酸根的极性接枝链;所述的高分子薄膜为聚烯烃类材料薄膜或聚酯类材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羧酸根的极性接枝链为丙烯酸接枝链和/或甲基丙烯酸接枝链;所述的聚烯烃类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所述的聚酯类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染料为阳离子红、阳离子蓝、阳离子黄、阳离子紫、酸性红G或酸性湖蓝A;所述的染料溶液的浓度为0.5wt%~3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料溶液的浓度为1wt%。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染色温度为10~50℃;染色时间为10~3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温度为30~50℃;染色时间为10~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1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石蜡包埋具体包括:①将石蜡于90~110℃烘箱中融化,②将干燥后的薄膜放入纸盒中,③将融化好的石蜡倒入纸盒中;④固化后撕去纸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将包埋好的薄膜切成厚度为100μm的薄膜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9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无线数据传输同频率干扰的方法
- 下一篇:醇氨牛核酸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