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三元层状陶瓷钛硅化碳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7089.2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孝辉;李美栓;周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间 扩散 连接 三元 层状 陶瓷 钛硅化碳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连接技术,具体为一种三元层状陶瓷钛硅化碳(Ti3SiC2)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新工艺。
背景技术
Ti3SiC2是一种新型的三元层状陶瓷材料。美国陶瓷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79,1953(1996))中研究表明它综合了陶瓷和金属的诸多优点,具有低密度、高模量、高强度、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以及易加工等特点,因而Ti3SiC2陶瓷是很有希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尤其适合作为高温结构材料。虽然对Ti3SiC2陶瓷的合成和性能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但是由于不能合成大尺寸的块体材料或构件,使其在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而焊接技术能够将小的、形状简单的试样连接成大尺寸的、形状复杂的构件,从而显著扩大陶瓷的应用范围。有关连接Ti3SiC2陶瓷的研究很少。在材料研究学报(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7,52(2002))中研究了Ti3SiC2陶瓷与Ti6Al4V的扩散连接。但是他们连接得到的接头弯曲强度只有100MPa,仅仅是Ti3SiC2陶瓷弯曲强度的四分之一。而且由于Ti的高温活性,降低了Ti3SiC2陶瓷高温抗氧化性能,也限制了Ti3SiC2陶瓷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瞬间液相扩散连接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工艺,在不降低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高温抗氧化性情况下,又能获得性能优异的连接接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新方法。首先,将焊接件进行表面处理,铝箔要清除表面氧化膜,Ti3SiC2陶瓷经研磨、抛光。试样超声清洗后,在热压炉内、氩气保护下,在600-650℃、压力为10-20MPa下恒压保温10-30min,确保铝箔与Ti3SiC2紧密接触,尽量减少氧分压的影响。然后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同时以0.2-0.5kN/min的加载速率加压至2-5MPa(如液压加载)。在目标温度(1400-1500℃)保温90-180min,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i3SiC2陶瓷。最后随炉冷却至1200-1300℃后卸载。连接后界面相为Ti3Si(Al)C2固溶体,避免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获得高强度的连接接头。
本发明所用铝箔纯度≥99%(重量),厚度为50-100μm。所有连接过程均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的。
本发明中提到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是指液态铝在恒压保温过程中,扩散到Ti3SiC2陶瓷中,从而达到等温凝固、扩散连接的目的。所谓“瞬间液态”是指从焊接温度开始降温时,液态铝已经扩散消失,而不是在铝熔点(667℃)以下凝固。
本发明中提到的压力是指单向压力,加载方向垂直于连接表面。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用本发明获得的接头力学性能(包括高温性能)好,焊接残余应力小。连接后界面生成Ti3Si(Al)C2固溶体,避免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避免金属间化合物自身脆性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焊接接头,接头弯曲强度可达到Ti3SiC2陶瓷强度的65%,而且此强度可保持到1000℃,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扩大了Ti3SiC2陶瓷的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