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8223.0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边丽萍;薛晋波;赵兴国;王裕;刘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00 | 分类号: | B21C2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超细晶 块体 材料 挤压 装置 | ||
1.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主要结构由模座、联接座、模套、模芯、挤压杆、转角部、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产物出口;在模座(1)的上部有定位座(2),在模座(1)、定位座(2)的中间位置有模套(4),模套(4)内为模套腔(5),在模套(4)的中间位置、模套腔(5)垂直装有模芯垫(27)、模芯(6),模芯(6)的中间位置为垂直通道(8),垂直通道(8)垂直联接水平通道(9),水平通道(9)的产物出口(18)对准模套(4)的产物出口(10),垂直通道(8)内按挤压顺序先后安装方形挤压杆(7)、楔形挤压杆(22),方形挤压杆(7)、楔形挤压杆(22)的上部分别为安装部(13)、(21),安装部(13)、(21)深入挤压机的联接座(3)内,并由紧固螺栓(11)、(12)定位固定,下部分别为挤压部(14)、(20),工作状态时深入模芯(6)的垂直通道(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的模套(4)呈圆柱内锥形通孔形腔体,模套(4)内部为锥形通孔形模套腔(5),模套(4)侧部设有产物出口(10),模套腔(5)的上部为模套上端面(16),下部为模套下端面(17),模套腔(5)的内锥斜角为1°,上端面(16)处为大孔,下端面(17)处为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6)呈圆柱外锥形腔体,模芯(6)的中间位置设有垂直通道(8),模芯(6)的中下部设有水平通道(9),垂直通道(8)与水平通道(9)通过中心线O-O、O1-O1垂直相交,水平通道(9)右侧设有产物出口(18),垂直通道(8)与水平通道(9)的相交处的右上角为转角部(19),水平通道(9)的中段为直斜相交部(15),模芯(6)的上部为模芯上端面(25),下部为模芯下端面(26),模芯(6)的外锥斜角为1°,模芯上端面(25)处为锥体大端面,模芯下端面(26)处为锥体小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与:所述的转角部(19)是垂直通道(8)、水平通道(9)的垂直相交部位,垂直通道(8)的中心线O-O与水平通道(9)的中心线O1-O1相互垂直,垂直角为90°,转角部(19)与直斜相交部(15)之间为起偏角区段,即DE区段,直斜相交部(15)与产物出口(18)之间为平直区段,即EF区段,DE区段与水平中心线之间的斜角为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挤压杆(7)呈方柱形,挤压杆(7)的上部为安装部(13),下部为挤压部(14),挤压部(14)端面截形为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压杆(22)呈楔角柱形,楔形挤压杆(22)的上部为安装部(21),下部为挤压部(20),挤压部(20)端面截形为楔角斜形,楔形部的斜度角为59°±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的L形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过程中加入石墨+凡士林粘稠状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82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用满球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 下一篇:静脉留置针止血密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