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双功能抗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0611.2 | 申请日: | 2006-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贤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0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功能 抗体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双功能抗体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小分子药物与特异性抗原进行化学偶联,其中治疗药物是小分子化合物,为半抗原,而特异性抗原是大分子物质蛋白,直接用作载体蛋白;通过常规的化学偶联的方法制备小分子药物与特异蛋白的偶联物,将该偶联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然而取免疫动物脾细胞与相应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在HAT选择培养基的筛选下,只能融合细胞才能存活生长,再经过ELISA筛选出,抗药物小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筛选抗原为小分子药物与另一种蛋白载体的化学偶联物,这样可得到抗小分子药物的单克隆抗体,同时这种单克隆抗体对载体蛋白也呈阳性反应,再从这些阳性杂交瘤中筛选出针对特异性的载体抗原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这样就得到抗药物小分子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而同时这个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对免疫原中的载体蛋白成分即特异性的病原抗原也具有良好的抗原抗体反应能力,即所获得具有双功能特点的单克隆抗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与半抗原化学偶联的载体蛋白是特异性抗原,它们可以是肿瘤特异性抗原、细菌真菌的特异性蛋白抗原、病毒特异性蛋白抗原、寄生虫的特异性蛋白抗原。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功能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药物小分子,是小分子药物或小分子有毒物质,并且小分子物质是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半抗原化合物,能与蛋白载体通过化学手段在不破坏小分子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共价偶联。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功能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以及特异性抗原结合都是非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病灶处可以发生可逆性结合与脱落现象,小分子药物被这种方式运送到病灶处。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功能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病灶处特异性抗原蛋白质,而其他部分没有这种特异性的抗原成分,因而这种双功能抗体保持定向作用,将药物定向送到病灶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贤,未经陈正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06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