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中继实现承载互通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1053.X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中继 实现 承载 互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虚拟中继实现承载互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逻辑功能元件和逻辑功能控制器配置虚拟中继数据;
b.所述逻辑功能元件进行拓扑分析;以及
c.所述逻辑功能元件将拓扑分析得出的拓扑连接变化信息所涉及的虚拟中继端点V_T1与另一个虚拟中继端点V_T2或真实端点T1进行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逻辑功能元件配置其两端的端点ID及所属虚拟逻辑功能元件ID;所述逻辑功能控制器为虚拟中继数据配置相应的呼叫路由、中继群及中继电路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如果将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与真实端点组合,则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查找到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和其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存储各自入末点和出末点信息的控制块;以及
c2.根据所述拓扑连接变化信息对所述控制块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拓扑连接变化是形成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与真实端点的隔离,则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d1.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出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d2,如果不是则无须进一步处理;
d2.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将真实端点到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所有出末点方向的连接断开,并将其从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信息列表中清除;以及
d3.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出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将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入末点到真实端点方向的连接断开,并将其从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出末点信息列表中清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拓扑连接变化是形成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到真实端点的单向拓扑,则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e1.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将真实端点到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所有出末点方向的连接断开,并将其从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信息列表中清除;以及
e2.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出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无须继续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拓扑连接变化是形成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到真实端点的双向拓扑,则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f1.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无须进一步处理,如果不是则将真实端点和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所有出末点添加一个单向的连接;以及
f2.检查真实端点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出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无须进一步处理,如果不是则将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真实端点添加一个单向的连接,并将真实端点添加到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出末点信息列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如果将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与另一个虚拟中继端点V_T2组合,则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1.检查所述另一个虚拟中继端点V_T2是否在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出末点信息列表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2,如果不是则将其添加到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出末点信息列表中;以及
c’2.将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对应的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所述另一个虚拟中继端点V_T2对应的另一侧虚拟中继端点V_T2’的出末点添加一个单向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中继端点V_T1’的入末点和虚拟中继端点V_T2’的出点均为真实端点。·
9、一种基于虚拟中继实现承载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功能控制器和受所述逻辑功能控制器控制的逻辑功能元件,所述逻辑功能元件和逻辑功能控制器配置有虚拟中继数据,所述逻辑功能元件进行拓扑分析,并将拓扑分析得出的拓扑连接变化信息所涉及的虚拟中继端点V_T1与另一个虚拟中继端点V_T2或真实端点进行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0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