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中继实现承载互通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61053.X | 申请日: | 200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中继 实现 承载 互通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中继实现承载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分离架构下,呼叫控制面和承载控制面的主体分别是MGC(媒体网关控制器)和MGW(媒体网关)。MGW接受MGC的控制,接口协议称作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在Itu-t定义为H.248系列规范。
MGW为呼叫/会话提供具体的承载资源。在H.248协议模型中,Context(上下文)和Termination(端点)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其中,Termination是对MGW上承载资源的抽象,由网关自行分配Id来标识,MGC通过这个Id来引用MGW上的承载资源并对其进行操作。一个Termination可以用来标识一个TDM时隙,可以用来标识AAL2的连接,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RTP流,如此等等。而Context则用来将多个Termination关联起来,以体现其对呼叫/会话的参与关系,通常对于普通呼叫/会话,一个Context中只包含两个Termination,而对于特殊业务,如多媒体呼叫、多方通话/会议和监听等,则可以允许有2个以上的Termination。具体请参见H.248协议。
MGW和MGW之间通过承载联通起来。一个物理的MGW可以虚拟成多个逻辑的MGW,这些逻辑的MGW被称为VMGW(Virtual MGW,虚拟媒体网关),每个VMGW对其MGC来说都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理MGW来看待。MGC负责呼叫控制,可以管理多个MGW(对于每个这样的MGW,既可能是物理的,也可能是虚拟的),需要为呼叫在所管理的MGW之间路由并建立承载路径。一个呼叫/会话可能只在一个MGC控制的区域内就可以完成,也可能需要跨越多个MGC,此时MGC需要处理相互之间的路由和承载路径的建立问题。示意如图1。
在图1中,USER 1到USER 2之间的呼叫经过了两个MGC的控制域,分别为MGC 1和MGC 2,MGC为其建立的承载路径经过了MGW 1、MGW 2和MGW 3三个MGW,其中MGW 1本身就是一个物理MGW,而MGW 2和MGW 3则是同一个物理MGW上的两个VMGW。很明显,从物理MGW角度看,上述MGW 2和MGW 3涉及网关内承载互通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个承载路径在一个MGW(从MGC角度看到的MGW,即要么是一个未划分VMGW的物理MGW,要么就是一个VMGW)内只涉及一个Context,比如对于普通呼叫这种做法是适用的。对应上图的承载路径,示意如图2。
通常采用一个Context并不表明就不可以采用多个Context。实际上会发现,将原来一个MGW对应单个Context的方式改变成一个MGW对应2个甚至多个Context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从MGC的角度。比如可能获得以下的好处:
1>MGC的处理模型可以统一到跨MGW呼叫模型中,即只涉及单个MGW的呼叫也可以当作跨两个MGW的呼叫来处理——本来MGC就要管理跨MGW的呼叫模型,而单Context方式下MGC还要多管理一种MGW内呼叫的模型;
2>MGC呼叫信令功能的Incoming-Half和Outgoing-Half可以获得一个更松耦合的设计——单Context形式下,这个Context是Incoming-Half和Outgoing-Half要共同维护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耦合性,而一旦Incoming-Half和Outgoing-Half可以各自拥有一个Context,则这种耦合性就消失了(注:对于Incoming-Half和Outgoing-Half的概念,参考BICC协议可以获得良好的概念);
3>对于某些特殊业务模型,比如MPTY、监听、移动放音时切换,多Context设计可以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以MPTY为例,如果多方通话采用单一Context设计,则会议桥上下文的放音和监听需要进行复杂的拓扑管理,实现代价非常大,而采用多Context设计之后,会议桥可以放在一个单独的上下文内,放音和监听在每个Call Leg上下文中进行,则这种复杂的拓扑管理就避免了(请参考3GPP TS23.205规范,对MPTY的单Context设计和多Context设计有良好清晰的阐述)。很显然,一旦这么有好处的东西被付诸实施,则带来了单个MGW内(这个MGW可以是一个未划分VMGW的物理MGW,也可以是一个VMGW)承载互通的问题。
总结上面的描述,获得问题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0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