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车前桥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8455.2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书堂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0G3/10;B60G15/07;B62D7/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53山东省潍坊市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车 前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轮车的前桥。
背景技术
目前四轮车做为交通运输工具,以经得了人们广泛的使用。但是当前人们使用的用于悬挂前轮的四轮前桥一些是采用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轴式前桥,而只是在轮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以防止因路面的不平对轮或车辆的震动冲击。但是四轮车采用这样结构的前桥,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仅仅依靠轮与车架之间设有的减震装置来缓解路面对车的震动冲击,所以不能够有效的将这种震动冲击缓解掉,车辆和驾驶员所受震动较大,驾驶员不能有效的驾驶控制车,这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长时间驾驶这样的车辆,不仅会给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车上的各个部件也会因频繁的震动冲击而松脱或损坏,从而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四轮车前桥,它能够有效的缓解在使用四轮车时路面对四轮车车体的震动冲击,以保证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和两前轮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所述车架上设有弹性支持体,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所述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支撑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支持体包括弧顶处与车架固定而两端斜向下延伸的弧状弹性钢板束,弹性钢板束的两端与联接体分别铰接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调支撑体上设有环孔,所述减震器穿过可调支撑体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调支撑体包括分别与车架和联接体铰接的连接体,连接体上分别设有螺孔,连接体之间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调节螺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四轮车前桥,通过在车的两前轮的转向节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而在车架上设有弹性支持体,通过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这样,就使得车的前桥与两前轮之间实现弹性连接,当车在受到路面的震动冲击时,前桥就可以缓解掉一部分,从而减轻了对车的震动冲击,保证了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以及四轮车上的各个部件不会因震动冲击而松脱或损坏,通过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支撑体,使得本四轮车前桥在有效的支撑车架的同时,又可对前轮进行调整,使得四轮车的前轮具有合适的倾角,以有利对四轮车的驾驶。采用弧状弹性钢板束做为弹性支持体,通过其弧顶处与车架固定而两端与联接体分别铰接连接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缓解路面震动对车辆的冲击也非常的有效。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能够与弹性钢板束有效的配合,进一步减缓路面对四轮车的冲击。采用在可调支撑体上设有环孔,减震器穿过可调支撑体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的方式,减小了四轮车的前桥部分的体积,使其更加紧凑。而将可调支撑体设置成为分别与车架和联接体铰接的两连接体,并且在两连接体上分别设有螺孔,而在两连接体之间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调节螺杆方式来实现其调节功能,不仅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而且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四轮车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四轮车前桥的可调支撑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书堂,未经周书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8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太阳能电池的磷扩散方法
- 下一篇: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