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球状天然橡胶的全胶凝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80842.8 申请日: 2006-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1074272A 公开(公告)日: 2007-11-21
发明(设计)人: 徐志昌;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 徐志昌;张萍
主分类号: C08C1/14 分类号: C08C1/14;C08C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91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造 球状 天然橡胶 全胶凝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天然橡胶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国产浅色(SCR L)和5号标准天然橡胶(SCR5)的加工技术。

技术背景

本技术背景是基于我国目前天然橡胶(SCR5)的加工技术仍然处于落后状况而提出的创新性发明。我国浅色(SCR L)和5号标准天然橡胶(SCR5)的加工技术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马来西亚形成的加工工艺。50多年来国内、外在天然橡胶加工机械方面所做的改进和发展,并没有从工艺路线上引发创新。天然橡胶加工机械方面所做的改进和发展包括胶凝槽、压绉机、压薄机和粉碎机的更新换代。

传统的橡胶加工工艺所追求的产品形式是浅色颗粒状标准天然橡胶(SCR5)。但是,该技术没有充分利用胶乳的可分散性和可胶凝性,而是采用了古老的块状胶凝工艺,由于天然橡胶的高分子键能很高,极大地加重了加工过程的机械难度、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方面的负担,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1)充分利用胶乳的可分散性和可胶凝性,缩短天然橡胶的颗粒化过程,降低生产成本;(2)充分利用球型凝胶所具有的高传质和高扩散效率,能够使胶凝和干燥时间大为缩短;使工艺过程简化和使设备投资大大节省;(3)充分利用全胶凝技术所具备的完全胶凝性,即内胶凝和外胶凝性,借以提高橡胶与非橡胶组分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节省因压绉、压薄和粉碎过程等所造成的沉重的费用。

发明原理

发明的原理是:(1)胶乳具有纳米溶胶的性能,在高浓度条件下其黏度与浓度虽然成非线性关系,但在不同季节采集的天然胶乳里,黏度与浓度大致成斜率很小的线性关系。这种低黏度使胶乳具有了显著的可分散性。(2)纳米粒子的扩散层带有负电性,在正电性介质里具有因电中和而胶凝的特性。这就是所谓天然胶乳的可胶凝性。表1是胶乳浓度与密度-黏度之间的相关数据。

                      表1  胶乳浓度与密度-黏度之间的相关数据

胶乳浓度/%  20 25  30  35  40  50  61密度/g*cm-3  0.9690 0.9630  0.9600  0.9540  0.9500  0.9450  0.9410黏度/pa·s  1.300 1.580  1.900  2.220  3.110  6.560  20.060表面张力/mN·m-1  41.97 41.66  42.64  40.4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昌;张萍,未经徐志昌;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