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乡垃圾对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2259.0 | 申请日: | 200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德;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德;李真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313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城乡 垃圾 沙漠化 地区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方法 | ||
1、一种利用城乡垃圾对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大致去除垃圾内不可降解和/或毒性严重的成份,尽可能保留垃圾内已有生物种类,通过混合、搅拌、挤压、低温干燥加工,将其制成易于转运/利于投掷、播撒或抛洒的浓缩几何体,投放于荒漠化、沙漠化地区,对该区域进行监测并相应调整后续垃圾几何体之成份与结构。
2、一种利用城乡垃圾对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大致去除垃圾内不可降解和/或毒性严重的成份,尽可能保留垃圾内充沛的五行生克关系属性之物质,经筛选或加工处理后,将其投掷、播撒或抛洒于荒漠化、沙漠化地区,对该区域进行监测并相应调整后续物体种类、成份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垃圾内掺入适量的微生物、种子、养分或吸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垃圾制成易于转运/利于投掷、播撒或抛洒的物体或浓缩几何体,工矿业残渣经筛选去除粉尘和比重较轻的部分,将上述固体垃圾抛洒或播撒在荒漠化、沙漠化地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易于就地就近在环保状态下有效利用的城乡垃圾,至少经浓缩加工,制成1.5厘米以上直径或边长的几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垃圾浓缩后置于壳体内,壳体呈经投掷或抛洒易于钻入沙层深处的炮弹状或尖锤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垃圾浓缩后或浓缩几何体置于容积大致为100~3000立方厘米的网状物之内,投掷、抛洒或播撒于荒漠化、沙漠化地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几何体借助于沙地摩托、气垫船等工具播撒或飞机投掷、抛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几何体借助于沙地摩托、气垫船等工具播撒或飞机投掷、抛洒,用于播撒的沙地摩托、气垫船类工具至少设有料斗和/或播撒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简易抛掷装置将工矿业残渣或袋装/网装或壳体内的垃圾向四周分散开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德;李真,未经李福德;李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22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