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等离子逆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410.8 | 申请日: | 200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植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CE数码科技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H02H9/02;H02H9/04;H02M1/14;H02M7/04;H02M7/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仁川广域市南洞区南村洞***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等离子 逆变器 | ||
1.一种高效等离子逆变器,针对利用一个逆变器点亮多个面板,并可按区划分一个面板并点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由如下几部分构成:电涌(Surge)保护电路部,常用电源-AC电源输入后,当因雷击或感应电动机的反电动势而流入过度的输入电压时,保护面板及逆变器;输入滤波器部,针对通过上述电涌(Surge)保护电路部输入的常用电源的噪声成分或逆变器内部发生的高频噪声,使用噪声滤波器(Noise Filter)防止其流向上述常用电源侧;整流电路部,它把在上述输入滤波器部对噪声进行滤波的常用电源转换为逆变器所需的DC成分;反应器部,它保存通过上述整流电路部流入的脉动;平滑电路部,它在上述反应器部中生成稳定的电压;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方式的PFC(Power Factor Collection)切换部,它控制脉冲宽度,使上述反应器部充电或放电,使PFC(Power Factor Collection)输出电压保持一定;PFC(Power Factor Collection)控制部,它使因上述输入滤波器部、整流电路部和平滑电路部而变形的常用电源的电流相位与电压相位一致,补偿功率因数;辅助电源部,它从上述整流电路部输入整流的电压,供应上述逆变器内部的各种元件的直流电压电源;MCU(Micro ControllerUnit,微控制器)部,它通过上述辅助电源部产生的电压,控制面板的点亮形态;面板状态感应电路部,它通过上述MCU(Micro Controller Unit)部的控制,自动感应面板的未连结、面板的破损、与面板连接的电线(Line)断线及面板的短路状态;面板控制部,它根据上述MCU(Micro Controller Unit)部中的ON/OFF信号,进行是否发生频率的动作,决定各面板相应频率,按各面板设置共振点;面板切换部,它从上述面板控制部输入脉冲输出信号,切换PFC(Power Factor Collection)电源;变压器部,它使从上述面板切换部传递的电量符合在相应面板中生成的电容成分和接入的频率值,执行共振动作及变压动作,点亮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电涌(Surge)保护电路部使用变阻器(Varistor)构成保护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整流电路部遏制在常用电源最初投入时产生的过度的瞬间涌入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PFC(PowerFactor Collection)切换部在输入电压发生变动时依然保持一定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PFC(PowerFactor Collection)控制部调整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波形的脉冲宽度,保持一定的DC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PFC(PowerFactor Collection)控制部在PFC(Power Factor Collection)输出电压发生过电压时保护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MCU(MicroController Unit)部在面板点亮时执行分步(Gradation)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MCU(MicroController Unit)部同时或依次点亮多个面板,针对各面板调节用户希望的亮度,实现多种点亮变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等离子逆变器,其特征是:上述MCU(MicroController Unit)部感应逆变器的内部温度,防止上述逆变器过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CE数码科技,未经株式会社ACE数码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4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自测试结构
- 下一篇:重组抗人IgE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