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诊断性传染病致病原的新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755.3 | 申请日: | 200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旭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传染病 致病 新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个用于诊断性传染病致病原的方法,本发明另外关于用来增殖及鉴定性传染病致病原的聚核苷酸。
背景技术
性传染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在开发中国家,性传染病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较高的发生率及盛行率、抗药性的比例已到令人担忧的程度、高比例的严重并发症及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的交互作用等。而针对传统的传染病,如淋病、披衣菌感染及梅毒等的诊断及治疗,在这些国家中也是普遍缺乏的。
尤其发生在妇女的其它并发症,例如:骨盆发炎、子宫外孕、不孕及子宫颈癌等,都是严重的健康及社会问题。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其STDs的发生率及盛行率可能是已开发国家的二十倍以上。点盛行率的研究,在开发中国家已被广泛的应用。这样的信息虽然有用但却有限制,因为其大部分是由高危险的个人或病人所获得,因此无法完整的呈现整个族群。虽然开发中国家是一个异源性的社会,但其至少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相较于已开发国家,在开发中国家的社会,STDs预期会发生在20岁到40岁的族群,这样的后果在开发中国家不仅会造成STDs有较高的绝对发生率,而且在未来也可能会有恶化的情况。
STDs可再分为可治愈与不可治愈两类,可治愈的STDs有奈瑟氏淋病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砂眼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钩端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及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的感染,而不可治愈的STDs是病毒性的来源,例如:HIV、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乳突瘤病毒(HPV)及B型肝炎病毒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负责调查STDs及HIV感染的问题,其估计成人感染STDs一年总共有3.33亿的新生病例,而这些新生病例中,有一千两百万是梅毒,六千两百万是淋病,八千九百万是披衣菌感染,以及一亿七千万的滴虫病,这些还不包括WHO之前估计的每年三千万的生殖器乳突瘤病毒感染及两千万的疱疹型感染等。在STDs中,生殖器溃疡有相对较高的发生频率,而在发展中国家,梅毒所造成的软性下疳则是造成生殖器溃疡的主要原因。STDs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及亚撒哈拉非洲地区(sub-Saharan Africa),在1995年时,分别有大约一亿五千万及六千四百万的新生病例。
砂眼披衣菌(C.trachomatis或CT)和奈瑟氏淋病双球菌(N.gonorrhoeae或NG)是两种最常见的性传染病感染原,根据WTO的资料显示,全球感染CT的个案每年增加四百万到一千万,而NG的感染则增加三至四百万。
砂眼披衣菌(CT)是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共有十五种血清型,分别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其中血清型D到K会造成男女的性病,在临床上,CT会造成淋巴肉芽肿及男女生殖系统的发炎,而曾感染五亿人的慢性病-砂眼,则可能会造成失明,如果没有早期的诊断和治疗,CT引起的尿道炎及子宫颈炎,可能会导致种种的慢性发炎,例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及骨盆发炎等,这些可能造成不孕及子宫外孕。此外,如果母亲已染病的话,生产时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的肺部及(或)眼睛感染。
目前在临床研究上有许多CT的诊断方法,例如:细胞培养、直接免疫萤光抗体分析及酶免疫分析。然而,随着技术的进展,目前的诊断模式则是利用DNA探针直接或结合核酸扩增并用DNA探针确认。虽然细胞培养是CT诊断的标准方法,然而,使用核酸扩增及DNA探针的结果,证明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传统的细胞培养法好。
奈瑟氏淋病双球菌(NG)是淋病的致病原,属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会造成男性的尿道化脓发炎及肿胀,80%的感染者会有这些症状,且在感染后2-7天发作,如果不作治疗,感染会升高,且在几周后会出现摄护腺炎的症状。
在女性,80%的感染者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初期是感染子宫颈及尿道,有20%会扩散到输卵管并导致不孕。因为感染的过程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很多带原者会在不知不觉中散布这项疾病。
NG的诊断初步会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来筛选致病原,或用革兰氏染色来观察其双球菌的形态,虽然临床上使用培养的方法有很好的敏感性,但其仅适用于理想的状况,不当的储存及运送都可能造成样品中的致病原灭失及伪阳性的结果,其中伪阳性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粗糙地的取样技术、不适当的取样材质及人体中的一些致病原抑制物质。目前,针对奈瑟氏淋病双球菌常用的诊断模式是包括无培养的核酸扩增及DNA探针的确认。
发明内容
发明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6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