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碳纳米管化学活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9789.8 | 申请日: | 2006-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明;曹宏斌;李玉平;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纳米 化学 活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碳纳米管化学活性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把工业生产的碳纳米管用溶剂调和为糊状,利用有机膜作为支撑材料,面积1~1000cm2,将糊状碳纳米管堆积在上面并抹平,碳纳米管糊厚度为0.2~5mm,并在其中固定一根铂丝作为导线,然后在20~80℃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即成碳纳米管膜;
2)氧化处理过程在恒电位电解池中进行,其中碳纳米管膜为阳极,铂片电极为阴极,铂片电极工作面积0.25~100cm2,电解液浓度为0.01~3.00mol/L,电解时,阳极电位控制在1.50~2.50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
3)保持电解电位恒定,电解过程持续0.5~60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中1),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二溴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碳纳米管为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或固定床催化裂解法等方法制备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其外径为1~100nm;所述的有机膜为纤维素膜、聚乙烯膜或Teflon膜,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混用;所述的干燥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或烘箱、培养箱、真空干燥箱、马弗炉等人工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中2),所述恒电位电解池为三电极电解池,其中,阳极为工作电极,阴极为对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阳极可以是一片碳纳米管膜或多片碳纳米管膜并联组成;所述电解液为氯化铵、氯化钠或氯化钾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电解电位恒定指采用直流电,最大电位变化不超过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97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向倾斜和振动传感器
- 下一篇:蜂窝陶瓷湿坯体的横向切割与射频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