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灯源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2612.3 | 申请日: | 200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宇恒;丁初稷;黄信华;杨长荣;哀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3/06 | 分类号: | H01J6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方;以及
一框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于该第一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框胶之间形成一腔室;
多条第一电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多组第一介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腔室内,其中每一组该第一介电图案至少包括两第一条状介电图案,且每一第一条状介电图案对应覆盖住该些第一电极其中之一,而每一第一条状介电图案的顶部的侧缘呈尖端状;
一荧光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位于各组第一介电图案的该些第一条状介电图案间;以及
一放电气体,位于该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数个间隔物,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荧光层更包括涂布于该些间隔物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条第二电极,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各该第二电极是对应于该些第一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多条第二条状介电图案,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而分别覆盖住该些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二条状介电图案的顶部侧缘呈尖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另一荧光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而与该些第一电极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反射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而该些第一电极是位于该反射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第一条状介电图案的顶部侧缘的高度介于3微米至30微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灯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放电气体是选自于氙气、氖气、氩气、氦气、氘气及其组合其中之一。
11.一种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
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多条第一电极,其中该些第一电极相互平行;
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多组第一介电图案,其中每一组第一介电图案包括至少二第一条状介电图案,且各第一条状介电图案对应覆盖住该些第一电极其中之一,而各该第一条状介电图案的顶部侧缘呈尖端状;
于该些组第一介电图案之间形成间隙物,以构成多个放电空间;
在各组第一介电图案的该些第一条状介电图案间形成一荧光层;
提供一第二基板;以及
结合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并同时于该些放电空间填入一放电气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些第一条状介电图案的方法包括:
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一介电材料层覆盖该些第一电极,其中该介电材料层包括溶剂、粘结剂与介电陶瓷粉体;
将该介电材料层加热至一第一温度,并在一第一期间内持续以该第一温度对该介电材料层进行加热;
将该介电材料层加热至一第二温度,并在一第二期间内持续以该第二温度对该介电材料层进行加热;以及
将该介电材料层加热至一第三温度,并在一第三期间内持续以该第三温度对该介电材料层进行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温度高于第二温度,且该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温度为摄氏150度,且该第一期间为10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温度为摄氏400度,且该第二期间为20分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温度为摄氏540度,且该第三期间为20分钟。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灯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些第一条状介电图案的方法包括蚀刻制程或是喷砂制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26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认证系统
- 下一篇:外接式多媒体扩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