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初期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8747.0 | 申请日: | 200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葛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敬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3/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云鹏;吴忠仁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初期 装置 | ||
1.一种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包括进水管(1)、收集管(6)和弃流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与一截污腔(18)相连,所述截污腔(18)内设有提篮格栅(12),所述提篮格栅(12)的提篮内设有污泥阻隔层,所述截污腔(18)与一水流方向控制腔(29)相连,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分别与所述收集管(6)及弃流管(8)相连,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内设有板阀切换机构,所述板阀切换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内的板阀轴(15)以及安装在所述板阀轴(15)上的阀板(16),所述阀板(16)的大小可覆盖住所述收集管(6)以及弃流管(8)的管口,所述板阀轴(15)与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外的一电动头(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的顶部设有上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控制腔(29)的底板(17)向所述截污腔(18)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内设有水流传感器(9)和/或水质传感器(2),所述水流传感器(9)和/或水质传感器(2)通过控制线路与一可编程控制器(4)相连,所述可编程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路与所述电动头(1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落雨综合指标传感器(3),所述落雨综合指标传感器(3)通过控制线路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6)与一过滤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复合流过滤器(28),所述复合流过滤器(28)包括设有过滤器入水口(19)和过滤器出水口(24)的过滤器本体(30),所述过滤器本体(30)的内壁上竖向固定一弧形的旋流滤板(21),所述旋流滤板(21)与所述过滤器本体(30)的底壁(3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旋流滤板(21)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器入水口(19)和出水口(24)位于所述过滤器本体(30)的一侧并位于同一轴线上,使水流沿过滤器本体(30)的切线方向进入并直接撞击所述旋流滤板(21)的一侧,所述旋流滤板(21)的背面以及与其相对的所述过滤器本体(30)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向下倾斜的折流板(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入水口(19)与所述旋流滤板(21)之间的所述过滤器本体(30)内设有一清污提篮(20),所述清污提篮(20)的提篮内设有渗滤污泥阻隔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滤板(21)背面的所述过滤器本体(30)顶部设有挡水板(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30)的底壁(31)以及侧壁下部均设有透水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敬,未经葛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87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