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3865.4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吕顺丰;秦燕璜;黄凤兴;吴秀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2 | 分类号: | C07C11/02;C07C7/148;C01G45/02;C01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ag 活性 组分 脱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该脱氧剂由Mn3O4组分、Ag2O组分、载体组成;
所述Mn3O4组分是以锰的无水化合物或锰的含水化合物为原料焙烧后的分解产物;
所述Ag2O组分是以银化合物为原料焙烧后的分解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所述Mn3O4组分的重量含量为40%~95%;
所述Ag2O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05%~5%;
制备所述的Mn3O4组分的原料为下列物质:碳酸锰、醋酸锰、甲酸锰、草酸锰、乙酰丙酮锰、磷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二氧化锰、硫酸锰、氢氧化锰;
制备所述的Ag2O组分的原料为下列物质:硝酸银、碳酸银、亚硝酸银、高锰酸银、氧化银、硫酸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制备所述Mn3O4组分的原料为重量百分含量大于95%的下列物质之一:碳酸锰、草酸锰、醋酸锰、甲酸锰;
制备所述Mn3O4组分的原料的粒度为30μm~140μm;
制备所述Ag2O组分的原料为硝酸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制备所述Mn3O4组分的原料的粒度为30μm~7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所述的载体选自下列之一:
(1)铝酸钙、(2)铝酸钙和硅铝酸钙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所述载体是铝酸钙和硅铝酸钙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组分为:
Al2O3为50%~65%、CaO为30%~40%、SiO2为4%~7.5%、其他杂质小于6%;
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0.1M2/g~20M2/g,
所述载体的粒度小于7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
所述载体是铝酸钙,其重量百分比组分为:Al2O3为65%~80%、CaO为20%~35%、SiO2小于1%、其他杂质小于1%;
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0.1M2/g~20M2/g,
所述载体的粒度小于70μm。
8.一种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载体的组成要求,称量出一定量的氧化铝或铝矾土、以及一定量的碳酸钙;顺序经过混合、煅烧、粉碎、过筛步骤制成载体;
第二步:根据所述脱氧剂的组成要求,分别称量出一定量Mn3O4组分的原料和一定量载体,并将所述原料和所述载体混合均匀;
第三步:根据第五步焙烧后脱氧剂中Ag2O的重量百分比在0.05~5%来确定AgNO3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向第二步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上述AgNO3水溶液,然后顺序经过捏合、成型步骤;
第四步:将第三步成型的产物放置6~48小时晾干,然后在80℃~150℃下干燥3~12小时;
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产物在200℃~800℃下焙烧2~20小时,得到脱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38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音域扬声器
- 下一篇:广播电视信号和电信信号共享频谱的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