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快速区域标号算法和车牌大间隔定位方法的车牌字符分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2533.2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争;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6K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快速 区域 标号 算法 车牌 间隔 定位 方法 字符 分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牌识别技术中的复杂背景中的车牌字符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是当前交通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它是解决高速公路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该技术在解决高速公路的诸多问题,如车辆收费和管理,交通流量检测,停车场收费管理,违章车辆监控,假牌照车辆识别等具体问题中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它在城市道路、港口和机场等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车牌识别系统已经日趋成熟。详见文献:T.Vaito,T.Tsukada,K.Yamada,K.Kozuka,andS.Yamamoto,“Robust license-plat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passing vehicles under outsideenvironment,”IEEE Trans.Veh.Technol.,vol.49,pp.2309-2319,Nov.2000和文献:Shyang-Lih Chang,Li-Shien Chen,YunChung Chung,Sei-Wan Chen,Automatic license platerecognition,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March 2004所述。
在自动车牌识别技术中,车牌字符的精确分割是整个识别技术的难点和关键。车牌字符分割的精度直接影响整个车牌识别系统的性能。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背景的复杂性、光照条件的不均匀性和天气变换的不定性等环境因素,以及车牌本身倾斜程序、受污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多数车牌字符分割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定条件下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字符的问题,然而这些算法必须利用具体问题的先验知识,比如要利用车牌在图像中出现的位置以及车牌颜色等特定信息,这样虽然可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或者某些先验知识不再成立时,又必须重新设计新的方法。通用的、能适用于所有环境和条件的车牌定位方法还没有成功研究出来。因此,如何在现有所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之上,提高字符分割系统的通用性、缩短定位时间和提高分割精度将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详见文献:Rahman,C.A.;Badawy,W.; Radmanesh,A,“A real timevehicle′s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system”,Proceedings.IEEE Conference on Advanced Videoand Signal Based Surveillance,Page(s):163-166,2003和文献:Dogaru,R.;Dogaru,I.;Glesner,M,“Emergent computation in semitotalistic cellular automata:applications in charactersegmentation”,Semiconductor Conference,2004.CAS 2004 Proceedings,Page(s):451-454vol.2,2004
现在通常使用的车牌字符分割方法有:
(1)基于投影法的车牌字符分割方法。它通过对车牌区域的直方图进行分析,利用字符区域的投影值比背景区域大的特性达到识别字符区域的目的。其缺点是适用于车牌图像亮度变化比较均匀、对比度比较良好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车牌图像处于变化光源的环境中,亮度极不均匀,从而限制了上述方法的使用。详见文献Yungang Zhang,ChangshuiZhang,″A New Algorithm for Character Segmentation of License Plate″,Intelligent VehiclesSymposium,2003.Proceedings.IEEE,9-11 June 2003 Page(s):106-1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2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