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中虫草素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8391.0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麻兵继;刘吉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9/16 | 分类号: | C07H19/16;A61K36/06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虫草 培养基 残基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中提取虫草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虫草素(cordycepin,3’-脱氧腺嘌呤核苷)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其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约为25000美圆/g。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北冬虫夏草,为虫草属的重要种,作为冬虫夏草的代替品之一,据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569出版甘志杰,孙文基,陈千良著作“HPLC法测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报道其虫草素的含量为冬虫夏草中虫草素含量的3-5倍。目前人工培养蛹虫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子实体的售价为2000元/kg,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可达7‰,(见文《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6郭澄,朱杰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的含量”。)而从人工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虫草素的工艺研究文献报道也很多,例如《中国药师》2004,7(12):929汪宇,于荣敏,杨光照等著“人工培养虫草子座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江苏蚕业》,2003,25(2):13潘中华,贡成良,范雪峰著“蚕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生产企业一般也只收割人工蛹虫草的子实体,培养基残基只用于喂养家畜。
目前,国内外报道虫草素能够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冬虫夏草中提取,但产量低,且价格昂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也有一定含量的虫草素,但传统做法往往是将其遗弃,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地利用蛹虫草培养基残基,提供一种从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中提取虫草素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中虫草素提取工艺,包括对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脱脂,然后调节等电点、除色素、柱洗脱四个步骤。
所述脱脂步骤中可采取热水提取或热乙醇提取,其中优选方案为热乙醇提取;脱脂后对残基回收乙醇转入水溶进行调节等电点,调节到PH3.5,除去部分蛋白质及杂质;所述除色素步骤先采用添加活性碳吸附,然后对样品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柱洗脱步骤开始时流速控制在不大于5滴/秒,并少量多次收集洗脱液,等大部分杂质洗脱完毕后,流速即可加快,最后可得到较纯的虫草素。
本发明方法可以按下述具体步骤操作:先取1000克干燥的蛹虫草培养基1经粉碎后用4-8升石油醚室温浸泡12-36小时脱脂,过滤,得到残基2;将残基2烘干,用4-8升乙醇50-100℃提取6-24小时,冷却后过滤,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得到20-30克浸膏;将浸膏用250-500毫升蒸馏水热溶,不溶物过滤。滤液中滴加1.0-2.5mol/L HCl,直至溶液PH为3.0-4.0时,停止滴加,有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滤液1;在滤液1中按重量比1-8%加入活性碳,超声振荡1-10小时,过滤,得到滤液2;将滤液加入到经处理好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并用2-5倍柱体积PH3.0-4.0的盐酸平衡液固定虫草素,再用5-15升的蒸馏水过柱,去除杂质;最后用0.10-0.20mol/L的NH3·H2O洗脱液洗脱,流速为5滴/秒,开始时每20毫升收集一瓶,后改为每50毫升收集一瓶,HPLC检测,以虫草素标准品对照,直至虫草素洗脱完毕;合并以虫草素为主成分的流份,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冰箱放置,过夜,析出虫草素。
所述蛹虫草培养基1经粉碎后用4-8升石油醚脱脂、过滤时分两次进行,每次用一半溶剂;所述残基2烘干后用4-8升乙醇提取时,分两次进行,每次用一半溶剂。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四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从人工蛹虫草培养基残基中提取分离得到高纯度的虫草素,达到出口标准。由于该技术仅使用水-乙醇溶剂,所得产品无有害溶剂残留。本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利于企业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工艺步骤图;
图2所示为虫草素洗脱液HPLC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8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莱鲍迪甙A及其提取方法
- 下一篇:通用数控代码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