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8888.0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9F9/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频或影像装置的体积日渐趋于轻薄。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虽然仍有其优点,但是由于内部电子腔的结构,使得显示器体积庞大而占空间。因此,配合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所发展的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或是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已逐渐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而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为目前显示器产品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故必须通过背光模块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使得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效果,并同时获得足够的亮度与对比度。因此背光模块设计的好坏,足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图1示出一种已知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截面图。请参照图1,已知的液晶显示器5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以及背光模块200,其中背光模块200例如是侧边灯管式背光模块,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0下方,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0所需的光源。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彩色滤光基板108以及配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与彩色滤光基板108之间的液晶层106。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上贴附有下偏光片102,而彩色滤光基板108上贴附有上偏光片110。
此外,背光模块200则包括背光模块本体210、第二框架310及第一框架320,第二框架310用以承载背光模块本体210,而第一框架320配置于背光模块本体210上,且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310、320用于夹持背光模块本体210。第一框架320也可用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0。其中,背光模块本体210包括反射罩202、导光板204、灯管206以及光学膜片组208。导光板204配置于第二框架310上,而灯管206配置反射罩202中,且位于导光板204的一侧。光学膜片组208配置于导光板204上,且光学膜片组208包括下扩散片208a、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208b及上扩散片208c。下扩散片208a配置于导光板204上,而增亮膜208b配置于上扩散片208c与下扩散片208a之间。
接上所述,导光板204具有多个反射网点204a,这些反射网点204a用于使灯管206所提供的光线散射,以使光线通过导光板204后形成面光源,以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光源。此外,光学膜片组208用以使显示光源的亮度更高且更为均匀。
已知的背光模块200中,第一框架320具有用以承载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承载部302,以及与承载部302的侧壁302a连接的凸出部304,此凸出部304为楔形凸出部,其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0下方。
图1中A-A’线右方为液晶显示器100的显示区,而左方则为非显示区。一般而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的边缘设置有金属线路112,其例如是栅极驱动线或源极驱动线,此金属线路112位于非显示区内。此外,彩色滤光基板108上设置有遮光层114,且部分遮光层114位于非显示区内。
在已知的液晶显示器50中,灯管206所发出的部分光线(如光线B1、B2),经过扩散板204后会进入非显示区,并被位于非显示区的金属线路112反射,而一般设计有凸出部304可用来阻挡被金属线路112反射的光线B2,以防止光线B2反射至扩散板204上而形成亮线或亮纹。此外,凸出部304虽用来遮光,但由于使用者有可能经常斜视液晶显示器50,因此除了遮光外,凸出部304还需要有约45度的楔形部分供至少45度的视角使用,以充分利用可视区域。然而,由于凸出部304以射出成型方式与第一框架320一体成型,受到目前射出成型技术中所成型的物体的厚度无法达到0.5公厘以下的限制,所以几乎无法形成楔形端部I,因而部分光线(如光线B1)仍会被反射至扩散板204上,而形成亮线。若使用者以一角度斜视液晶显示器50时,非常容易看见部分光线B1在光学膜片组208上所造成的亮线或亮纹,因而影响液晶显示器50的显示品质。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完全阻挡上述的反射光线,可用印刷方式于扩散板204位于非显示区的部份涂布吸光层以吸收光线,进而避免亮线的产生。然而,由于印刷成本较高,因而增加了整个液晶显示器50的生产成本。此外,在印刷的过程中也容易使扩散板204受污损,使得扩散板204的次品率提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