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圆编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40602.2 申请日: 2006-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1153427A 公开(公告)日: 2008-04-02
发明(设计)人: 白铁雄 申请(专利权)人: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B35/30 分类号: D04B35/30;D04B35/32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速 圆编机 散热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絮及散热装置,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圆编机(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的吹絮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圆编机操作程序大致分为供纱、编织及卷布三个步骤,其中在编织步骤的针筒(Cylinder)运转,是随着圆编机的中心旋转的,而在针筒外围则环设有山角(凸轮,Cams),其可使配置在针筒凹槽内的编织针(Needles),在针筒旋转的同时可受山角上所设的轨道引导而上下移动,此时申克片(沉降片,Sinkers)也会适时推出以配合编织针进行编织作业而达到编织的目的;由于圆编机在织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编织作业的顺畅度,供给的棉纱必须是被拉紧的,而这些棉纱在下纱、导纱及喂纱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棉絮,如果这些棉絮不加以清除,很容易卡留在圆编机的各个零件上,不但影响编织作业的顺畅度而且缩短圆编机的寿命,如果将棉絮与棉纱一同织入成布,更会造成布匹瑕疵而影响布匹的品质;更值得注意的是,圆编机在织布的过程中,编织针会不断与针筒的凹槽摩擦,经常会产生90度以上的高温,如此的高温除了会因热膨胀而影响各零件间的操作外,更可能因纱线无法负荷高温,导致纱线断裂而造成瑕疵成品。

基于上述的问题,圆编机的生产作业者都在圆编机上设计吹絮装置或散热装置;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737,942号的“MEANS FORDETERRING LINT AND DEBRIS ACCUMULATION ON THEKNITTING ELEMENTS OF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中所述,主要是在下菱角圈(horizontal fame plate)及上菱角圈(circular fame plate)之间设置弧形片(curved plate)配合鞍座来确定出气室(air chamber),并通过空压机(air pump)经过空气供给管(air supply hose)将压力气体送至该气室内,压缩气体再经由鞍座与上菱角圈之间的环状间隙,以自然扩散的方式流至针筒及其它周边元件,以实施吹絮及散热的技术措施。然而,该现有吹絮及散热装置的技术措施,虽然可吹絮及散热,但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简单地说,该现有设计开始要在气室中充压力气体满后,再经由鞍座上方的环状间隙吹向针筒,但由于其是用三边封闭而一边上方完全开放(鞍座为边的上方为完全开放)的气室来实施,所以其在气室还没有被充满时,压力气体已从鞍座上方的间隙先行扩散而流失,该流失的压力气体,其吹絮及散热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理想,以致使用者必须将空压机开到最大,以产生更快更多的压力气体,才有可能达到该现有装置所预期的效果,但正因如此,就会产生该现有技术的最大问题,那就是空压机负荷过大的问题;因为在圆编机长时间的运转下,如果空压机负荷过大时,空压机就会产生高温而减短其寿命,如此为了进行圆编机吹絮及散热而增加了空压机的成本,其实并不明智。

另外,如美国专利第6,199,408号的“cooling apparatus forknitting components”中所述,其主要在中间环(intermediate ring)及下部环(lower ring)之间配置盖板(cover),以在选针器(needle-selecting actuator)与该盖板之间形成圆筒状的腔体(cylindrical chamber),并在盖板上配置风扇(ventilator fan),外界气体可通过风扇引入腔体中,并通过腔体所设置的开口(opening)的引导,以冷却针筒座及其周围的工作元件所产生的热。该现有的吹絮及散热装置,不但与上述所举的美国专利第5,737,942号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完全相同,而且该现有吹絮及散热的效果更远不如所述美国专利第5,737,942号的现有技术。因此,当今圆编机设计制造业者都在积极研发与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克服的圆编机的吹絮及散热性不佳的问题,以及吹絮及散热装置所引起的空压机负荷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避免上述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圆编机的吹絮及散热装置,不但可将压力气体通过多个气体喷孔,以集中风量针对圆编机上容易堆积棉絮的鞍座、针筒及编织针进行强力吹絮,以节省压力气体的使用量并增长气流产生器的使用寿命,又可有效降低针筒凹槽内与编织针摩擦处所产生的高温,达到最佳散热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0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