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以太网交换机系统中协商堆栈链路速度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2252.3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萨巴什·博拉;文森特·马格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卡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交换机 系统 协商 堆栈 速度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非临时申请要求基于2005年10月11日以Subash Bohra和Vincent Magret的名义提交的、题为“AUTO DUAL-SPEEDSTACKING SYSTEM(自动双速堆栈系统)”、申请号为60/725,449的在先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据此将其通过参考引入。
本申请公开的主题涉及在以下共同拥有共同未决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主题:(i)以Ignatius D.Santoso,Roberto Henrique Jacob DaSilva,Timothy Hicks和Vincent Magret的名义提交,题为“STACK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UP MECHANISM(具有自动建立机制的堆栈管理协议)”,阿尔卡特档案号为134196,据此将其通过参考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通信网络。更具体地,但不作为任何的限制,本发明针对一种用于在可堆栈以太网交换机中协商堆栈链路速度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数据通信网络中,为了在许多节点之间传送信息的分组,使用包括多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分组交换机来有效地耦合这些节点。不依靠共享底板而可以独立的交换机具有多个端口和用于将在入口端口处接收的入站分组导向合适的出口端口的内部交换架构。在现有技术的一些实现中,通过将交换机的所选端口(即,堆栈端口)有效地链接在一起而将多个独立交换机链接,从而创建可作为单个交换实体而工作的可堆栈交换机系统,由此提高交换容量。这种系统有时被称作堆栈交换机系统,其在用户驻地,例如企业,通常一起使用。
在典型的实现中,多个堆栈交换机经由在每个交换机(也称作元件)上存在的一对指定的堆栈端口而有效地互连。堆栈交换机的系统通常经由堆栈链路而串行耦合,并且该系统的拓扑通常特征在于称作环的闭合环路,或这里称作链的交换机的开放链(strand)。通过使用有助于分组的有效传送和交换的堆栈交换机标识符,经由堆栈端口将这些分组传送到适当的堆栈交换机元件,每个堆栈交换机都适于在其自身的数据端口与其它堆栈交换机的数据端口之间执行交换。
除了具有只支持一个速度的容量的元件之外,某些堆栈体系结构还会涉及可以支持双堆栈速度的可堆栈交换机元件。当将这两种类型的交换机元件结合起来时,有必要对元件进行适当配置,以确保不出现公知的“stack split(堆栈分离)”的状况。而且,在堆栈系统中,在逐段的基础上使堆栈链路速度最大化时,适当的配置是绝对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一种系统、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对在第一堆栈交换机元件(SSE)的堆栈端口和第二SSE的堆栈端口之间所部署的堆栈链路的速度进行协商,其中该第一和第二SSE在可堆栈以太网交换机(SES)中紧邻。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各个SSE提供适当逻辑和/或处理结构,用于在SES初始化期间自动协商堆栈链路的速度,由此当确定第一和第二SSE的堆栈端口能够支持所选带宽速率时,可以将堆栈链路的速度增加到大于默认速率的所选带宽速率。
一个实施例针对一种用于对在第一SSE的堆栈端口和第二SSE的堆栈端口之间所部署的堆栈链路的速度进行协商的方法,该第一SSE和第二SSE在具有至少两个SSE的SES中紧邻。所要求保护的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SSE的堆栈端口检测与该堆栈链路相关联的上行链路状态;当确定第一SSE的堆栈端口可在所选带宽速率下操作时,将所选带宽速率告知给第二SSE的堆栈端口;当确定第二SSE的堆栈端口可在所选带宽速率下操作时,对第一SSE的堆栈端口生成确认;以及响应该确认,第一SSE的堆栈端口和第二SSE的堆栈端口转变到可与所选带宽速率兼容的操作模式中,用于在它们之间所部署的堆栈链路上传送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卡特公司,未经阿尔卡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2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