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8120.1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解晶莹;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C01B25/45;C01B31/02;C04B35/622;C04B35/624;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磷酸 亚铁 复合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绿色高能可充电电池,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重点。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Co、Ni和Mn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方面。LiCoO2是唯一大规模商品化的正极材料,研究比较成熟,综合性能优良,但价格昂贵,容量较低,毒性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寻找高性能低成本的新材料取代之。LiNiO2成本较低,容量较高,但制备困难,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和和重现性差,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尖晶石型LiMn2O4成本低,安全性好,但高温循环性能差,在电解液中有一定的溶解性。两元或多元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LiNi1-xCoxO2和LiNixCoyMn1-x-yO2层状化合物方面,它们较LiCoO2正极材料具有原材料成本更低、比容量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安全性更好等优点,但大电流放电能力和振实密度较LiCoO2偏低,制备成本增加,且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二次资源回收的难度。因此,进一步研究开发高能、安全、环保的新型正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界的研究热点。
磷酸亚铁锂(LiFePO4)材料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钾离子电池正极替代材料,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比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优良、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等突出的优点,自1997年Padhi等人首次将正交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该材料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但这种材料的导电性很差,室温下只能在极小倍率下充放电,影响了其倍率性能;另外,制备工艺通常以Fe2+做为铁源,价格较Fe3+盐高且需要多步研磨和热处理工序,制备工艺较复杂,产物纯度不容易控制,从而使成本增加,这些都阻碍了其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Fe3+化合物为原料,基于醚类有机溶剂体系,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材料。
1.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1)将Fe3+化合物溶于醚类有机溶剂中,配制成1~2mol/L溶液,掺入过量的碳源(碳源的用量使得产物中碳含量为1~10%),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加入到含醚溶液中,形成均匀分散的溶胶,并在60~80℃下搅拌蒸发3~8小时成凝胶,最后真空干燥至干凝胶;
2)将干凝胶、锂盐和磷酸盐按比例混合并研磨混合均匀,其中Li∶Fe∶P摩尔比为1∶1∶1;
3)将混合物放入管式电阻炉中,在流速为5~50升/分钟的惰性气流保护下,于250℃~500℃预处理0.5~5小时,排除前驱体中残留的水分和CO2、NH3等气体;
4)将预处理得到的混合物研磨均匀,同样惰性气氛下,于550℃~800℃温度下热处理4~24小时,降温至室温即得到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乙二醇醚类、二甘醇醚类、丙二醇醚类等。
本发明所用的铁盐可选自硝酸铁、柠檬酸铁、乙酸铁等;锂盐可选自氢氧化锂、碳酸锂、草酸锂或乙酸锂等,磷酸盐可以是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铵或磷酸铵。
本发明所使用的碳源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或乳糖等。
本发明所使用的气体为氩气、氮气或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8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