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后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9591.4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16;H01J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器 板结 | ||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包含:
一基板;
多个电极,平行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介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电极;
多个横向阻隔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及
多个纵向阻隔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其中,所述横向阻隔壁与所述纵向阻隔壁交错形成晶格状的多个放电晶胞,其中,每一所述放电晶胞为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与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所交错包围的空间且该放电晶胞底面为该介电层表面,且该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与该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其中至少任一系具有一突出部朝向每一所述放电晶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分别具有一突出部朝向每一所述放电晶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分别具有一突出部朝向每一所述放电晶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与该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分别具有一突出部朝向每一所述放电晶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材质为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荧光物质涂布于所述放电晶胞的底面、朝向所述放电晶胞的所述横向阻隔壁的侧面、与朝向所述放电晶胞的所述纵向阻隔壁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荧光物质以网板印刷的方法涂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型体为长方体、部分圆形延伸体、梯形延伸体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型体为一梯形延伸体,其中,该梯形延伸体的梯形长边与包围该放电晶胞的该横向阻隔壁或该纵向阻隔壁相连,该放电晶胞与该梯形延伸体相连的边为一第一边,与该放电晶胞的该第一边垂直的边为一第二边,该第一边的长度为一第一宽度,该第二边的长度为一第二宽度,且该梯形长边的尺寸系为该第一宽度的20%至50%,该梯形延伸体的梯形短边系与该梯形长边相对且朝向该放电晶胞,且该梯形短边的尺寸系为该第一宽度的10%至30%,该突出部的厚度系为该梯形长边与该梯形短边的之间的垂直距离,且该突出部的厚度系为该第二宽度的5%至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阻隔壁的该突出部的高度不大于该阻隔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阻隔壁与所述纵向阻隔壁的高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阻隔壁的高度与所述纵向阻隔壁具有一高度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材质为玻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阻隔壁与所述纵向阻隔壁的制作方法为喷砂方法或蚀刻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制作方法为喷砂方法或蚀刻方法。
1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器后板结构,包含:
一基板;
多个电极,平行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介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电极;
多个横向阻隔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
多个纵向阻隔壁,设置于该介电层上;其中,所述横向阻隔壁与所述纵向阻隔壁交错形成晶格状的多个放电晶胞,其中,每一所述放电晶胞为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与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所交错包围的空间且其底面为该介电层表面,且该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阻隔壁与该两相邻的所述纵向阻隔壁其中至少任一系具有一突出部朝向每一所述放电晶胞;及
-荧光物质,涂布于所述放电晶胞的底面、朝向所述放电晶胞的所述横向阻隔壁的侧面、与朝向所述放电晶胞的所述纵向阻隔壁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95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速冻果蔬加工冷藏中的天然生物防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燃糠醛废渣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