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脂肪乳口服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3282.4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范旻;任远东;于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远新食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9/107;A61P3/02;A23L1/29;A61K31/661;A61K31/23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脂肪 口服 制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属于处方配制的营养制品,尤其是一种一种复方脂肪乳口服制剂。
二、背景技术:
据统计,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发生率超过30%,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高达50%,患者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包括,感染并发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为肠道吸收功能受损,住院天数延长,医疗费用增高等,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为此,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中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重症患者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认为是20世纪后期临床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自1965年美国第一例先天性肠缺失婴儿的肠外营养付诸临床以来,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长期应用肠外营养会使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肠粘膜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肠粘膜发生萎缩,不利于肠粘膜屏障保护及肠功能的恢复,以及引起的肝功能受损、代谢性骨病,此外医疗费用较高。临床营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平衡膳食“分子化”、安全的输入技术以及根据不同病理状态补充不同营养的理论已经实践证实。肠内营养支持系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粘膜增值,维护肠粘膜屏障及肠道为生态平衡,减少肠道菌群易位,降低高分解代谢,,保护肝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肠外营养,同时并发症少,操作方便,安全且费用较低,较之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优点除体现在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给药方便,费用较低,如肠内营养费用仅为脉管营养费用的4-8分之一,于肠外营养相比,同样能量和营养素时,肠内营养的费用,如选用小分子要素类制剂则是肠外营养的1/3-1/4,如用大分子聚合膳时为1/6-1/8,而且使用方便、安全、符合生理功能,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随着广大医患对肠内营养认识的不断提高,肠内营养制品的市场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近年来,美国和欧洲临床营养的发展趋势已有肠外营养为主转为肠内营养为主。资料显示,充分利用为肠道的功能,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在美国最早上市的肠内营养产品“安素(ENSURE)”,现已占据美国同类肠内营养产品市场的85%,2003年销售额高达27亿美元。国际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按照费用计算,西欧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45%∶55%,美国为55%∶45%,而我国则为93%∶7%。目前我国肠内营养现状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肠内营养重要性的人是有待加强,以推动临床营养由全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外和肠内营养并存,并最终实现以肠内营养为主。现有产品氮源主要为氨基酸和大豆蛋白,糖类主要来自葡萄糖和低聚糖,总脂肪含量≤30%,植物油、MCT≤15%,矿物质为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远新食疗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远新食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3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