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省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3812.5 | 申请日: | 200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郎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省油装置,尤指一种无需提供电力、结构简单、易于清洗及维修且成本低廉的省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节省能源及兼具环保的潮流趋势下,一般皆会在燃油进入车子的引擎前,安装一省油器以达到提升马力、降低积碳及省油等功效。
现有省油器为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或磁能的结构,以能够对油管内输送的燃油分子产生细化活化作用,进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然而,现有省油器的缺点在于:产品的结构相当复杂,而造成成本高昂,且导致现有省油器不易于安装及拆卸,日后的清洁维修费用更是居高不下,以致于市场接受度不高,另外,现有省油器无法对油管中所输送的油进行清除杂质以致使车子引擎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故现有省油器仍存有缺陷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油装置,该管路的传导元件可自省油装置的外部大量吸热,以预热流经该省油装置的管路内的燃油,能使该燃油的温度可提早上升至燃点以利引擎点火燃烧完全,而减少废污气的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油装置,设于管路的腔室内的磁性元件可释放磁能以细化活化燃油分子,进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而达到省油及增加马力,也可吸附燃油中所掺夹的杂质,以利于延长引擎寿命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省油装置,包含:一具有传导元件的管路,设有一腔室;多个磁性元件,具有通孔并被包覆于一形成具有多个间隙的金属材料元件内,且设置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以及多个弹性元件,设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且位于前述磁性元件的两侧。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省油装置,包含:一具有传导元件的管路,设有一腔室;多个磁性元件,具有通孔并被包覆于一形成具有多个间隙的金属材料元件内,且设置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多个弹性元件,设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且位于前述磁性元件的两侧;以及一输送管,设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并贯穿前述磁性元件及前述弹性元件。
较佳地,进一步包含衔接部,设于前述具有传导元件的管路的两端。
较佳地,前述衔接部具有内螺纹及外螺纹。
较佳地,前述管路的传导元件为鳍片。
较佳地,前述管路的传导元件为线圈。
较佳地,前述磁性元件以极性相反方式排列设置于前述管路的腔室内。
较佳地,前述金属材料元件具有多个突部,前述突部为一体成型由前述金属材料元件向外延伸而成。
较佳地,前述金属材料元件为铜、铁、铝、锡、锌、镍、金、银、铅、钯或其它复合金属。
较佳地,前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本发明省油装置的优点在于:无需提供电力、结构简单、易于清洗及维修且成本低廉;该管路对流经腔室的燃油可提供预热作用,能使该油品的温度可提早上升至燃点以利点火燃烧完全,并减少废污气的产生;磁性元件释放磁能以细化活化燃油分子,进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而达到省油及增加马力,也可吸附燃油中所掺夹的杂质,以利于延长引擎寿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省油装置应用于一燃油系统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省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省油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省油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省油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供油源 2、21、102、103---省油装置
3---引擎 4---管路
5---腔室 6---磁性元件
7---金属材料元件 8---弹性元件
9---衔接部 10---燃油系统
11、12---输送管 13---垫圈
41---鳍片 42---内壁面
43、92---外螺纹 61---通孔
71---突部 72---间隙
91---内螺纹 93---供油源管路
94---引擎管路 411--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将参阅含有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所附图式予以充分描述,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熟悉本行的人士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致本发明的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下的描述对熟悉本行技艺的人士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郎,未经王锦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3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干制温室型晾房
- 下一篇:一种制备天冬氨脯环二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