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管下车架中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62154.6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阿瑞·卡罗·卡利斯坎;迪恩·杰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瓦里-弗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包红健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下车架中轨,特别是由一对为减震塔支架部件提供增强支承的并行管件形成的中轨总成。
背景技术
机动车中的下车架中轨支承机动车底盘的中部,为后保险杠总成提供悬臂支承。按照传统,后保险杠总成包括横向保险杠梁,下车架滑轨,以及连接保险杠梁与下车架滑轨和连接下车架滑轨与中轨的合适的安装支架。后减震塔支架部件安装在中轨上面,按照传统,以悬臂的方式脱离单独制造的滑轨结构。
下车架中轨的结构可以随制造商的不同而显著地不同。从马萨内瑞·伊格莱什等人的2004年4月29日公布的公开号为2004/0080188美国专利申请中可以看到,纵向车架滑轨与跨越震动减震器柱的支架由横贯车架部件连接。一框架放置于支架上,安装并支承减震器。在1987年11月24日授予中野的第4,708,391号美国专利中,纵向车架滑轨由位于震动减震器弹簧的相邻纵向侧面的部件加强。
在1995年5月2日授予罗杰·史密尔等人并转让给福特汽车公司的第5,411,311号美国专利中,前震动减震器支架由支架和位于顶盖和震动减震器支架之间的部件之间的横向部件加强。在1999年11月23日授予斯蒂芬·朗戈等人的第5,988,734号美国专利中教示了传统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中车辆车架通过中心隧道以及隧道和滑轨之间的加强垫加强。在2004年8月10日授予野村的第6,773,057号美国专利中教示了前震动减震器可以由挡板支承,并由在纵向延长管件之间延伸的部件加固该挡板。
需要提供一种特别适合通过液压成形制造并可为后减震器提供稳定支承的、用于连接保险杠和机动车的下车架中轨结构的下车架中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由一对管件形成的下车架中轨结构克服公知的现有技术的前述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下车架中轨结构可通过液压成形方法形成以提高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设置下车架中轨的外形的大小,使其与同保险杠梁和下车架安装滑轨成一体的保险杠梁相适应。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下车架中轨的两个管件可以在纵向延伸部焊接到一起以安装保险杠支承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下车架中轨可以在分叉部分开,为减震塔支承部件提供内、外支承。
本发明的再一优点在于减震塔支承扣压件可以在横向间隔车架部件上有支承,为后减震塔提供稳定的支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结构耐用、加工便宜、易装配并且使用起来简单有效的双管下车架中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为机动车提供下车架中轨结构来完成,其由一对管件通过液压成形方法制造形成。两个管件在纵向延伸部焊接到一起,为保险杠总成的安装结构提供支承。两个管件的连接产生了下车架中轨的横截面,其具有加强中轨结构并使其变硬的基本垂直的内连接板。两个管件在分叉区与对方横向分开,其中横向间隔管件为将要焊接到管件上的减震塔支架部件提供稳定的内、外支承。液压成形方法可以在管件的侧壁形成开口,允许横贯车架部件通过,增强横贯车架部件与中轨结构的焊接。
附图说明
在考虑了下面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特别是结合附图之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明显易懂,其中:
图1为应用本发明原理的安装在车架中轨形成机动车后车架结构的单组件保险杠和下车架滑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保险杠和下车架滑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原理的保险杠结构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将保险杠结构纵向延伸的安装支架的缩小的末端部插入图1和图2中表示的下车架滑轨的放大的细节透视图;
图5是插入图1和2所示的双管下车架中轨的安装支架的缩小的末端部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保险杠和下车架滑轨结构的底部透视图;以及
图7是下车架滑轨总成的分叉区的放大的底部透视图,表示横贯车架部件和减震塔支架部件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可以清楚地看到应用本发明的原理的保险杠和下车架滑轨,其包括安装有减震塔支架的中轨,形成机动车车架尾部的一部分。机动车车架10最好由液压成形的管件形成。可以用点焊和/或MIG焊焊接这种管件形成车辆尾部的一体车架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瓦里-弗姆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瓦里-弗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21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叶片并网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