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1549.X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平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76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粘结 稀土 永磁体 取向 成型 装置 | ||
1、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冲头(1)、下模冲头(2)、模套(3)、线圈(4)和电流源(5),上模冲头(1)的下端头和下模冲头(2)的上端头分别置于模套(3)内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模套(3)的外侧缠绕有线圈(4),所述线圈(4)的两端分别与电流源(5)的两个接线端连接,电流源(5)产生的电流通入到线圈(4)中形成正弦振荡减幅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三电容(6)和九号线圈(7),所述九号线圈(7)设置在模套(3)的圆柱面和线圈(4)的内缠绕面之间,九号线圈(7)与第三电容(6)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流源(5)是脉冲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5)由脉冲电源(51)、第一互感螺线管(52)、第一电容器(53)组成,所述第一互感螺线管(52)是由第一初级线圈(52-1)和第一次级线圈(52-2)组成,第一初级线圈(52-1)的首末端分别连接脉冲电源(51)的两个输出端,第一次级线圈(52-2)的一端与第一电容器(53)的一端连接;线圈(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次级线圈(52-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器(53)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5)由直流电源(54)、第二互感线圈(55)、主开关(K1)、短路开关(K2)和第二电容器(56)组成,第二互感线圈(55)是由第二初级线圈(55-1)和第二次级线圈(55-2)绕制在一起而成的空心互感线圈,直流电源(5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主开关(K1)的一端,主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初级线圈(55-1)的一端和短路开关(K2)的一端,短路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流源的另一端和第二初级线圈(55-1)的另一端,第二次级线圈(55-2)的首末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器(56)的两端;线圈(4)并联在第二电容器(56)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由两个组成,分别是一号线圈(4-1)和二号线圈(4-2),一号线圈(4-1)和二号线圈(4-2)分别设置在模套(3)的两侧,两个线圈首末端分别相连且分别与电流源(5)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两个线圈形成的磁场方向一致且所述磁场方向与永磁体的压制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芯棒(21)和下芯棒(23),上模冲头(1)和下模冲头(2)为筒状,上芯棒(21)和下芯棒(23)分别设置在上模冲头(1)和下模冲头(2)内,所述线圈(4)由两个组成,分别是三号线圈(4-3)和四号线圈(4-4),三号线圈(4-3)和四号线圈(4-4)分别上、下设置在模套(3)的外侧,两个线圈首末端分别相连且分别与电流源(5)的两个接线端连接,两个线圈形成的瞬时磁场方向相对且相互平行且在两个磁场交汇处形成径向辐射的磁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粘结稀土永磁体取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模套(3)外侧的径向多极取向线圈缠绕体(22),径向多极取向线圈缠绕体(22)为一圆柱套,该圆柱套内表面开有多偶数个通槽,相邻通槽之间构成极靴,每个极靴上缠绕有一个线圈,多个线圈首末端依次串联,并且多个线圈与电流源(5)的两个接线端组成串联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平,未经李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15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灶
- 下一篇:板材试样加工用双面铣床